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9月23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一位院士的最后时刻” “有一种花儿...

2012年9月23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一位院士的最后时刻”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他,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扎根那戈壁滩……”远在西北大漠,有一个以马兰命名的核试验基地,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为打造我国的和平之盾而努力。林俊德,便是马兰人中的一员,他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他把祖国和人民的嘱托当做毕生努力的目标。在他生命的最后3天,忍着巨大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发起最后的冲锋,直至去世前5小时仍坚守在办公桌前,整理国防科研重大项目的资料,把生命的全部献给祖国。这就是“热爱祖国,忠诚使命,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它激励着无数人用汗水与牺牲,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

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兰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基石的理解。

 

①“马兰精神”是新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试题分析:设问中“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角度”是解题的思路,涉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马兰精神”是新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民建中央组织“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调研组先后赴全国13个省市,在深入企业调研和与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材料一: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这和企业的短视行为和缺乏凝聚力有关。为此报告强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者应自觉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发展中。

(1)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6分)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青春飞扬”文艺演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图片展示、“爱我中华”诗朗诵比赛,一些企业还推出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专刊”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既对开拓职工视野、提高职工爱党爱国思想觉悟具有积极作用,也充分展现了企业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企业积极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的意义.(7分)

 

查看答案

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查看答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A.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B.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查看答案

2012年最火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是对当下部分电视节目中弥漫“审丑”倾向的反击,在精彩好看的同时,传递了奋进、真诚、团结的正能量,深受观众喜爱。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新的传播手段促进文化发展

③文化市场“有喜”“有忧”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在给首位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时,认为莫言能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得益于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文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文化创新对推动文学发展至关重要

C.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