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某国生产单位商品A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30元,2012年,该国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50%,则2012年该国单位商品A的价值量为
A.20元 B.45元 C.30元 D.25元
为纪念招商银行成立25周年暨上市1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10月26日发行了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套纪念币
①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面额和发行量是由国家规定的 ③能够执行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在本质上是商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新的名词悄然诞生——“技能互换”。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②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③“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技能互换”是为了得到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几年前,中科院曾预测“刘易斯拐点”将出现,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拐点”之说似乎不攻自破。而2012年春节后的“用工荒”却为“拐点”拉响了警号。其实,如果不将“拐点”的出现预设在某个时间点,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过程,那么中国正在或即将出现“拐点”的判断是基本符合实情的。材料对于我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的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是精确的 ②“中国正在或即将出现‘刘易斯拐点’”的判断具有客观性 ③在一定条件下时间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④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