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C.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D.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ACD 【解析】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A是荀子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正确‘;B天圆地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题意不符;C阴阳二气、D水、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 考点:唯物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在严肃的科学期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B.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查看答案

受世界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及欧债危机等影响,2012年我国面临外需不足、内需不振,结构调整等经济环境,2012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12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同时,发展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的提出,为我国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

(1)根据问题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应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12分)

问题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悬殊。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在2012年10月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胎动了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这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6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体制深层次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正在加速转型,我国社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加大,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突破难点、强化机制、改善管理、服务群众、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材料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9分)

(2)根据材料二,有同学认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就是增强矛盾的同一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就是要消除矛盾的斗争性。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0分)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为海口、乙为南京、丙为北京、丁为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四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说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决定认识;气象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了气候的变化规律

C.运动是绝对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