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9分)

 

(9分,每点3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才能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真实可信、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闻报道。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通过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才能提供群众喜爱的、有实用价值的新闻信息服务。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这一做法的认识。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倾听百姓心声,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考点:社会实践对文化创作的重要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1分)

 

查看答案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请你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9分)

 

查看答案

2012港回归15周年。15年前,香港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大陆内地,在制造业等行业大量投资。但自去年以来,欧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导致港企陷入困境。面对困境,很多港商开始思考如何在当前的危机下升级转型,通过创新或换代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广东的港资企业超过12万家。这些港企最先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入广东市场,到后来,往往会选择“抱团”来增加整体力量,以便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创建品牌。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香港企业如何走出困境。(10分)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出行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在发生着变化:上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人骑自行车;90年代“打的”逐渐代替了自行车;进入21世纪,个人买车逐渐升温,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50万辆大关。

结合经济生活所学知识,思考引起交通工具消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0分)

 

查看答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摩擦也日益增多。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各国经济体制融为一体

③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都无法置身其外

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