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句话旨在说明
A.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
B.科学文化修养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C.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投身于实践中
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为此,应当
A.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改造腐朽文化并抵制外来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某校高二(1)班同学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绿色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因而不少地方领导短视,子孙的未来,民族的前途,全然不顾。为抓“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率,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克服“短视”,实现绿色发展?(6分)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强和深化生态示范创建。要坚持典型引路、试点示范,通过开展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等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局面。
(2)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生态“示范创建”的哲学依据。(6分)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需要生态环境的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
(3)上述观点体现了“文化与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材料二: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仍处于这个阶段。此外,中国城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加速提升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广大农村居民也迫切要求真正成为现代市民。因此,我国的城镇化一定能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廉价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公共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所以城镇化无法一蹴而就。
(1)“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的?(6分)
(2)材料二中对中国城镇化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
(6分)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现已步入总体小康。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政府治理转型、收入分配调整、财税体制改革、垄断企业改革,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户籍制度……这些“发展起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绕不开的坎。和解决“发展的问题”一样,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得依靠改革。
(1)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上述对中国改革的认识的合理性。
(6分)
材料二: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政府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使改革与发展按照我们的预期目标迈进。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6分)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有放大功能的凹凸镜。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看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1)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何以可能和必要?(6分)
(2)这位研究生成功的事例,对我们坚持创新有什么启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