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每年高考临近,一些佛教名山都会迎来一些高三老师,他们祈祷着自己带的学生能在高考中有个好“收成”。这种世界观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最近,化学界对化学元素周期表进行了全面改动,十大化学元素(氢、锂、硼、碳、氮、氧、硅、硫、氯和铊)的原子量将标出原子量范围,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这一科学成果表明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追求真理就必须否定权威
高中学生要学会在紧张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味幸福……。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精神动力
C.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D.哲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A.文化知识比思想道德更重要
B.思想道德比文化知识更重要
C.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D.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