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名小学生,发现老师和同学们使用木尺在黑板上画线的时候需要一只手扶住木尺,另一只手画线,很不方便。她开动脑筋,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磁铁具有磁场的性质,在木尺上增加了三块磁铁,发明了磁性木尺,解决了师生经常遇到的大麻烦。
这名小学生在发明过程中,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让千万华夏儿女感受爱心力量,让全社会感受正能量。1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回答题。
1.“最美乡村医生”扎根乡村、医者仁心、执着奉献的“最美”品格表明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C.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看个人创造精神财富的多少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2.“正能量,有力量”,给全社会带来向善的信心和希望。这说明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却万万不能 ③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创新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C.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这说明
A.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中宣部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进一步强调文化体制改革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历史的抉择。文化体制改革符合的社会发展规律是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③生产力水平和人民需要的矛盾④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