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1年6月12日,2011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推进...

2011年6月12日,2011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推进北斗导航的民用化进程是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回答题

1.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35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导航系统。要保证这一系统的最大效应,就必须注意35颗卫星之间的协调一致。这启示我们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重视正确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是: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坚持了

A.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联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由35颗卫星构成,这35颗卫星是部分,35颗卫星之间协调一致,才能保证这一系统的最大效应,说明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①④正确;意识起反作用,物质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③是干扰项,说法错误。该题选C。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坚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每一步的实现是注重量的积累,最终取得的成效是质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量变和质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听取民声、网上高效办公等目的,使网络问政成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赤峰市巴林左旗工商局于2011年6月1日在腾讯网正式开通“内蒙古——上京工商”政务微博,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桥梁。回答题。

1.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务微博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是人为因素的产物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动各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规律性                          D.联系的可知性

 

查看答案

2012年上半年,根据我国的物价、食品安全等,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措施。对此,有网友总结说,国家相机而动,动静不失其时。网友的观点体现的哲理有

①用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②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③质变高于量变                ④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12日,首届广西青少年读书节开幕。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太空遨游的13天里,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据此回答题。

1.“神九”的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客观物质性

2.从“神五”到“神七”,再到“天宫一号”和“神九”,中国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规律是客观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