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梦"之所以能激励人民,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先进的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②先进的意识总是社会中的主导性意识

③先进的意识是人的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中国梦”是不能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所以①项错误,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②项错误,社会中既有先进意识也有落后的意识,不能认为先进的意识总是社会中的主导性意识;③项正确,先进的意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④项正确,本题考查“中国梦”能激励人民的原因,因为先进的意识能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所以对人民具有现实的激励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作用相关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批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为世卫组织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这是全球第七个,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个世卫组织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

①增加了中国在世卫组织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②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

③表明中国在国际生物制品领域的竞争力提高

④体现了世卫组织对国际生物制品检定工作拥有管辖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②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转变执政方式的体现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 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 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 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 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 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2)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3)创新型人才关系着“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有关部门准备制定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良性互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