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似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

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似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 “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价值观的知识。①项错误,事物的属性与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②项排除,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而并非人们的价值判断;从材料可知,子罕拒玉体现了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故③④项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题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