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为...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量,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将,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

 

(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3)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科学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1)本题为图表题,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考生严格按照上述原则进行,通过平时对图表题的强化训练,“变化与差距”两项内容应该不难概括出;另外解答本题还要注意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我国R&D经费支出增加需要进一步得出结论,即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这一点考生很容易忽略掉,成为失分点。总之,本题既有对图表进行解读和概括信息基本能力的考查,也有透过现象得出本质、深化认识的能力提升,是一个有区分度的题目。 (2)本题以国家采取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考查知识点财政的作用、分配制度、企业的地位、市场的作用,题目类型原因类。首先,解答本题要从材料给定的信息出发,进行一层层解读,如“加大财政投入”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的作用;如“完善奖励制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分配制度;如“以企业为主体”,对应必修一经济生活企业的地位;如“以市场为导向”对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其次,在熟练敏感提取对应上述信息之后,规范严谨组织答题语言,要非常注重学科术语的运用,而不能说一些大白话;还要注意本题的题目类型原因类,在组织语言时,切不可使用措施类题目的措词,否则即使知识点找对了,也不容易得分。本题需要完全从材料中一一提取信息,使用知识点较多,前后知识跨度大,故本题的难度较大,是本年度高考题中拉开考生档次的题目。这其中财政、分配制度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容易提取知识点,而企业这个知识点平时训练用的较少,考生很容易遗漏掉。 (3)本题以科技发展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政治生活,考查知识点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民主决策、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综合国力,题目类型原因类。解答本题要从以下思路:1.审设问,根据设问我们可以基本确定题目知识范围和题目类型,但是范围政治生活较为宽泛,还需要结合设问和材料,进一步准确定位要运用哪些知识点;2.审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解读,我们不难得出科技发展所影响的主体有公民、政府和综合国力;3.确定好科技发展产生政治影响的主体后,应用教材关于这三个主体的原因类的相关语言组织答案,回到意义题目的常用语“有利于……”。本题公民与政府意义类的题目,考生平时做的也不少,应该能够比较容易提取,第三个知识综合国力这个点属于教材最后一课的内容,与前面公民和政府的知识跨度比较大,如果考生对整个教材的宏观驾驭能力不是很强,这个点容易发生错误,故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一经济生活-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本题考查必修一经济生活-财政的作用、分配制度、企业的地位、市场的作用;本题考查必修二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民主决策、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综合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的变化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查看答案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查看答案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查看答案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型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类似中国的缠枝莲,壶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