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

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B 【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起不到控物价的作用,能够起到调结构的作用,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企业负担减轻,发展加快,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故入选。C选项观点错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故排除。本题CD选项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度较小,较为容易排除;而AB选项需要准确理解分析把握不同的政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故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一经济生活-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灾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查看答案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  聚焦“民富”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结合第一组观点,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第二组  热议“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查看答案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助推升级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展示创新风采

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图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