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他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作协《贺辞》云:“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1)从作协《贺辞》中,你能感悟到《生活与哲学》的哪些道理? (6分)

(2)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的成功给我国的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启示?(6分)

 

(1)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是由于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才能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莫言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艺术灵感,取得了卓越成就。(2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莫言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于艺术创新,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是由于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立足实践,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而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2分) ⑤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有创新精神。莫言坚持“扬弃”的辩证态度,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潜心创新,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2分)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2)①我国的文学创作要立足社会实践,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2分)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力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融汇历史与现实。(2分)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发展自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哲学题中最大的,只要是哲学生活中与材料相符合的原理和方法论都是可以的,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情感”属于意识范畴,由此定位到“意识的反作用”; 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根据关键词“人民大众”定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对应的是量变和质变;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题目给出的知识范围是传承与创新,涉及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这是一个死知识点,按书上内容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反作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新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发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1)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8分)

 

查看答案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针对这些质疑,某企业开展了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并组织了“全员创先争优学雷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济意义。(6分)

 

查看答案

“蹲点”、“一线”、“民情”,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回答题。

1.李克强强调:改革要探索,探索过程中,要扫雷,要排除荆棘,要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其中的哲学依据是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④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李克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并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下一步的改革更多方面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下列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④改革就是培养人们面向现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有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人基本不闯红灯,但看到别人都闯红灯,自己也就跟着闯了,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                  D.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