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及四川盆地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

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及四川盆地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

材料一  2013年“两会”期间,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加快修订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但也有代表指出,目前治理环境污染还存在许多困难和压力,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少了爆竹声,年味就淡了许多。然而,燃放爆竹对环境的影响也很明显。广州决定从今年起停办已连续举办18年的春节焰火晚会;郑州取消今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并倡议市民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春节要不要禁放爆竹,在网友中引起了热议,也产生了一些分歧。

正方:燃放爆竹既污染又浪费,要禁。

反方:不燃放爆竹没有年味,不要禁。

材料三 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近年来,海南省H市高擎“生态立市”的旗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重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生态立市战略被列入“十二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目前治理环境污染存在的困难和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在正方或反方中任选一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论证该观点。(7分)

(3)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谈谈你对海南省H市生态立市战略的理解。(8分)

 

(1)部分消费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部分企业没有真正确立起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大,执法力度不强;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存在固有的弊端和局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2)正方:①禁止燃放爆竹有利于保护环境,培育文明风尚。(2分)②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分)③有利于催生新的庆祝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3分) 反方:①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燃放爆竹代表人们辞旧迎新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有利于营造节日氛围。(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燃放爆竹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分)③有利于体现文化多样性,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2分) (3)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2分)②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2分)H市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1分)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分)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节约和绿色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出贡献。(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设问中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学生可回忆书本相关知识结合“治理环境污染存在的困难和压力”,可分析出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生产者、国家的监管、市场经济的弊端。如部分消费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部分企业没有真正确立起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大,执法力度不强;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存在固有的弊端和局限。 (2)设问中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如站在正方的立场,禁止燃放爆竹有利于保护环境,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催生新的庆祝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如站在反方的立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燃放爆竹代表人们辞旧迎新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有利于营造节日氛围;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燃放爆竹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体现文化多样性,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设问中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已限定了答题的范围,涉及了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H市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节约和绿色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作出贡献,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点:正确的消费观、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的弊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大体为75%-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10分)

 

查看答案

辨析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5日,为我国航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J-15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罗阳同志生前忠于事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航空事业。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B.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与下图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满足现状,摒弃那些与现实不一致的想法

②面对现实,不能改变不幸就学会改变心态

③辩证思考,不幸与幸运都只是相对而言的

④学会自信,寻找生活中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