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二:我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201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中共中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文件起草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决定》作出325处修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坚持上述做法的依据。(10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和政府应如何良性互动以成就“中国梦”。(12分)
辨析题:(10分)
互联网的虚拟性带来了网络世界的公开与自由,但是虚拟性在扩大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的丑恶。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
辨析: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在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上。(10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客观必然性在于( )
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
②宗教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违背
③符合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
④宗教能给人精神的寄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宗教无小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B.解决了民族问题也就解决了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D.民族和宗教问题相互联系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条款主要说明了(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国家的工作人员无权干涉宗教活动
D.信仰宗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我国法律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