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是
A.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执政党的中心任务
B.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生问题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民生问题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
2013年3月3日备受瞩目的十二届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网站上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
成千上万的留言,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既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也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一面镜子。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网民向政府表达合理的诉求说明了什么?(6分)
(2)如果需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依法行使监督权,你认为怎样做?(6分)
根据下列材料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1日,《某市人民政府重大社会公共事项决策听证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今后,某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征求市民的意见。据此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市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意义何在? (6分)
材料二、2013年3月23日,某中学倡议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仰望星空,守望家园”活动,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2)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掀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请根据《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 )
3.在我国,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
4.我国公民行使政治自由就是充分表达自己意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公民有相同的权利。( )
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 )
7.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 )
8.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都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
9.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能表达选民的意愿,所以,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
10.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