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哲学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注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新闻战线之所以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①新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新闻作品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创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和作风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块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准确时间。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块,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这主要表明
A.人应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稳定持久的价值观 B.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C.人应该诚实守信、改造主观世界 D.真理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下列对爱因斯坦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投身实践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人创造和享受的价值是等同的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领导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信、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A.人的价值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B.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