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3年1月6日,孝感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代表政...

材料一 2013年1月6日,孝感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代表政府在大会上报告工作。

材料二 《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市政府2013年将继续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这十件实事分别是:新改扩建幼儿园30所,实施孝感师范和楚澴中学改造工程;启动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新改扩建7个县级医疗机构和17个乡镇卫生院;新建万人千吨集中饮水工程12处,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200公里,新解决农村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清洁能源入户4万户;新建30公里一级公路、80公里县乡公路、400公里通村公路;推进城区公交、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孝感城区公交系统使用敬老IC卡;建设八一水厂及临空经济区供水主干管网,完成人民广场二期、槐荫公园二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孝感城区新建专业停车场2处,新建视频监控探头1000个以上;高标准改造金西门广场、严桥市场;加快建设市福利康复中心,新改扩建20所农村福利院;建设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公共检测平台;免费实施1000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3000套;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以上,办理其它法律援助事项1万件以上。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孝感市政府作出上述承诺的原因。(10分)

 

(1)材料体现了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府在人大基础上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2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其活动原则。(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各项活动必须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②为人民服务是政府活动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活动原则,政府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4分)③政府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十项承诺是政府职能行使的要求,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孝感市人大召开,孝感市市长做政府工作报告及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第一问,材料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学生充分解读材料一内容,并从中概述道理。市长对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要回答人大和政府的关系、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问,以报告的内容即政府的承诺为背景,回答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原因类题目。学生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活动的原则、职能等角度具体回答,但要注意政府的做法从根本上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故首先要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活动原则及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央视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部纪录片贴近真实,以情感人,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成功跨越了语言、价值观等传播障碍。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B.立足实践、贴近生活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查看答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查看答案

特殊的生态环境,使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牧民们选择了“居无常所,逐水草而进”的顺应自然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牧民们对自然充满了感激之情,讴歌自然是蒙古族民歌的主题之一,将保护大自然作为自己的使命。北方草原文化的价值观和特色

A.体现了游牧这种落后生产方式的局限性

B.体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开放性

C.体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多元性

D.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下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查看答案

“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民族性

 

查看答案

台湾知名人士李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日本殖民统治者曾经在台湾实行了50年的日本化教育,结果台湾一光复,这种教育就摧枯拉朽都不见了,‘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也是一样。这种塞进去的文化是不会生根的。”对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②只有实行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才能实现民族同化

③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达到拒斥外来文化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