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题干说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说明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故A观点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A。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9日,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讲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告诉我们(   )

A.要统筹全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C.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发挥系统作用

 

查看答案

“早上在广州吃早茶,中午到武汉品武昌鱼,晚上抵达北京尝烤鸭。”2012年12月26日,运营里程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让百姓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体现了( )

A.联系是客观的,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B.联系是多样的,有现象联系和本质联系

C.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存在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查看答案

钱学森先生曾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先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