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获得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国家。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 )
A.创造的经济价值 B.获得的荣誉
C.创造的精神价值 D.对社会的贡献
2012年2月9日,海南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绿化宝岛”工程,巩固海防林建设成果,新增造林面积30万亩,继续实施天然林防护工程。我省针对海南岛绿化的特点,因地制宜,在“绿化宝岛”行动中突出西部、通道、中心城市与村庄、五大河流四个绿化重点。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之后,国务院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首次对高铁降速运行。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人们认识不了高铁的发展
歌曲《天黑》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说,“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011年8月,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新闻战线开展该活动以来,大批新闻工作者以良好的作风、清新的文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回答题。
1.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因为(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新闻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要积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2.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注民情民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