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8分)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我国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2分)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2分)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文化创新途径知识点。本题为限制类题型,仅考查文化创新途径一个知识点,只要牢记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可。文化创新的途径有: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具体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还必须注意要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这是学生答题时容易忽视的方面。 考点:文化创新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奋斗目标,并号召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断努力。为此,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

请你简要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指出其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获奖项目包括4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亮相世界科技舞台。

联系材料,谈谈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文化价值。(12分)

 

查看答案

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就能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 ④勤劳勇敢 ⑤自强不息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