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D.普及科学知识和精神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生活时代是金兵南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动乱时代,他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但却未果。临终时诗人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表明(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体现爱国主义的情怀
C.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相同的内容
D.只有抵御外敌入侵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