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 2月1 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的作用表现在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3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流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
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
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作用 B.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12年7月24日,一场暴雨突袭北京。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发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事情。在暴雨面前,公安、消防、排水、环卫等公职人员坚守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着一个道理,坚守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在帮助五十余人脱离险境后,李方洪所长倒下了;东城区广渠门桥下,随着一名交警的呐喊“谁来帮忙拉一把”,几十名市民冲上去,把住绳子,随着武警的指挥口号,把一辆辆被大水淹没的车辆拉了上来;排水职工在暴雨中站在下水井旁,用身体警示行人和车辆;环卫工人不惜趴在地上把整个身体浸在半米深的水中清理排水口杂物;154名农民工积极主动参与救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描绘着人世间“最美”的画卷。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弘扬“最美”精神,培育文明风尚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我国大力弘扬“最美”精神的原因。(6分)
2012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们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9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因。(6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哲学依据。(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