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
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著名词作家屈原和著名曲作家印青创作最新单曲《放飞》,这是为中国航天英雄,也是为更多中国航天事业幕后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们量身打造的,以歌颂永远繁荣昌盛日益强大的中国航天事业。上述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创新要注入时代精神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变化

注: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3.37%。截至目前,日本、韩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0%,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材料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本途径。城镇化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3分)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材料三: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为此付出过高昂的代价。由于美国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形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以及加剧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就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美国出现过的问题提出建议。(8分)
“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中国梦”是建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上的。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出台多项政策,稳定食品、住房等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1)结合上图反映的经济信息,分析材料中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6分)
材料二 “中国梦”激活了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梦想。但如果机会因家庭贫富而有高低、因财富多少而有先后,因城乡差距而有区别,那普通人就不敢做梦,不敢追梦,也不能圆梦。
当前中国处于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阶层分化,利益格局多元,思想观念碰撞,新老矛盾交织。要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2)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谈谈你对“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动力”的理解。(6分)
全面建小康,离不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请看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春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带动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并形成良性的竞争。按照“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原则,推动长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长影就是一个文化体制改革的缩影。在改革之初,长影与其他国有电影制片厂一样陷入了困境。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如今的长影已成为集旅游、电视、电影、洗印4大产业比翼齐飞的新型电影企业,并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现在,长影集团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沉着应对,正在成为崛起的“东方好莱坞”。
材料二:长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建起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体育馆,并免费开放。乡镇全部兴建了文化站,所有农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长春已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
(1)根据材料一,从我国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长春长影集团怎么能够成为崛起的“东方好莱坞”。(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春市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4分)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运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雷锋精神激励了无数的成长中的青少年。 今年是毛泽东题词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针对这些质疑,某企业开展了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大讨论,并组织了“全员创先争优学雷锋,为民服务见行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企业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济意义。(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