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 B.主题 C.精髓 D.基础
每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是中国人年夜文化大餐,它让人欣喜、鼓舞、陶醉。尽管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要求对流行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重选择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于是有人提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已经不再符合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了。”这一观点
A.正确,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错误,因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弘扬主旋律,不能搞文化多样化
C.正确,因为没有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D.错误,因为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
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讲文明还得懂文明,并不是所有不文明的行为都关乎道德。这说明公民
A.遵守道德规范应该从小事做起
B.必须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C.必须意识到有些不文明是有客观情况,符合道德的
D.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改造客观世界
当前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这是因为:
①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够抵御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④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