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某新闻节目报道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

2012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某新闻节目报道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表示“允许起飞”。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一经播出立即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和模仿,并根据起飞指挥员的起飞手势创作了“航母style”图片,很快成为各大微博的转发新宠,同时产生新的网络热词“走你”。航母style极具教育意义,能增强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分析“江南style”和“航母style”走红的原因。(12分)

 

(1)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网友通过视频网站、微博等一定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加速了“江南style”和“航母style”的传播。(2分)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分)航母style能够教育我们,增强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2分) (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2分) (4)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分)“江南style”和“航母style”的走红中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南style”和“航母style”依托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穿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红遍全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可知限定的知识点是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可运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主要手段等知识点回答本题。 考点:文化传播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每年都举办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这说明

①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 ②文化创新与发展取决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③繁荣文化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 ④只要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累就自然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

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查看答案

不会开车、不会上网、不会讲英文,被称之为“现代文盲”。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民族文化会失去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