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2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2月,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南巡广东重温改革之路,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速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导致重生产、轻消费;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重效率、轻公平;以高能耗、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1)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2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2分)(答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类似知识都可酌情给分) (2)① 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需求。(3分)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分)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第(1)问:考生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之谜”的原因,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2)问:考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轻消费、重效率、轻公平、重速度、轻结构”,结合教材内容找出相对应的措施回答即可。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我国某钢铁集团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投资8个铁矿资源项目,争取2015年实现铁矿石的自给自足,并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该实例说明,我国扩大海外投资

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②是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③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面临巨大风险 ④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主线。为确保“转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坚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①按劳分配向依靠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转变

②国有企业推动向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协调推动转变

③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l0月1日起,根据国家《关于逐步禁止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我国将分阶段逐步禁止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一作法

A.是对市场经济的行政于预,有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

B.会导致产品单一,不利于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C.有利于白炽灯的互补品——各式各样节能灯的快速发展

D.有利于节能减排,加快实现照明行业科学发展和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

针对物价持续上涨,为了控制物价持续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如果有人反对“最高限价令”,其合理的理由有

①市场自己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实现资源配置

②价格变动影响生产,价格高会吸引更多生产者投入生产,使价格降低

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行限价是宏观调控的体现

④实行最高限价令,会促使生产者改善经营,降低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漫画《变身份》告诉我们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诚实守信

③取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