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 ①整...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中“尘埃”是部分,“土壤”是整体,尘埃附着在大地上,是土壤,说明部分离不开整体,很多的尘埃构成了土壤,说明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④与题意相符;①③与题意不符。故该题选C。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

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查看答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0年11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强调,要把基层党建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