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12月26日,当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26日,当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份京广铁路全程耗时递减表《七、八天——90个小时——21小时——7小时55分》让人无比感叹:北京到广州,那么远,这么近!回答题。

1.从上个世纪初京广铁路通车长达七八天的运行时间到如今的7小时55分,表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北京到广州,那么远,这么近!从远到近,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远”和“近”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远”向“近”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近”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远”向“近”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C 2.B 【解析】 1.试题分析:上个世纪初京广铁路通车长达七八天,如今是7小时55分,这说明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AB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C。 2.试题分析:从远到近,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错误,因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排除ACD,正确答案是B。 考点: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   ②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相加

③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6日,武汉天河机场至武汉火车站“空铁快线”开通,标志着天河机场与武汉火车站之间将实现无缝对接,为乘坐飞机、高铁中转的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优质的服务。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而长期放置,营养素会流失,有害物质会蓄积。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情况说明

A.真理都有局限性,世界上不存在普遍真理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D.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没有明确界限

 

查看答案

离开地球家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是人类千百年的梦想。回答题。

1.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捕获小行星”的方案,该方案计划在地月之间捕获一颗重约500吨的小行星,改变其轨道让其变成月球的卫星,来充当日后宇航员登陆火星时进行补给的中转站。这一方案的提出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理想世界

C.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D.科技的发展使意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2.人类从几百年前就开始设想利用小行星上的自然资源。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早期的设想十分幼稚。随着我们对近地小行星的了解不断加深,以及太阳能推进系统的不断完善,这一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世界末日”在科学上根本站不住脚,但“末日”论还是引起了一些混乱,各地的科学家、专家也纷纷发言辟谣。回答题。

1.一位社会学教授指出,虚化的末日想象所反映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小到小孩上学、老人看病和城市买房,大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从哲学上,这反映了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C.错误意识生成不以客观存在为原材料

D.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面对“末日”论,有些老人和文盲忙于抢购蜡烛以应对黑暗的来临,专家学者们忙于科普宣传,而年轻的网民们则“将错就错”,创意迭出,使“世界末日”成为网友的狂欢节。这表明

A.利益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B.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