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

材料一 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过程。(10分)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二说明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性。(8分)

 

(18分)(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4分) ②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这是因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3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升华的。 (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一客观实际的需要。(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1)考查对认识论整体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认识论的内容: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等。本题答案的组织要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确定理论要点。结合材料可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着两个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过程。第(2)问是知识限定性题型。考查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从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两方面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性。 考点:认识论知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最近国务院公布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规划(2012-2020)》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鼓励政策。行业专家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和消费者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更多耐心,不能因新能源汽车尚不完善而予以否定;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改进完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逐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满足大规模量产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行业专家的看法。

 

查看答案

材料 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关系的?

 

查看答案

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

D.寻求真知的过程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查看答案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