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财力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采取的一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财力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采取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围绕实现“国强”而努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国家日益向着强盛富裕的方向前进,但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不协调,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失衡,整个社会未能普遍均等地享受到经济改革的成果,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我国实现从“国强”到“民富”的条件基本成熟,也标志着我党将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执政理念的转变。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简要回答我国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政策转变的正确性。(9分)

(2)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国强”与“民富”之间的关系。(8分)

 

(1)①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家日益强盛富裕,我国实现从“国强”到“民富”的条件基本成熟,因而我党可以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执政理念的转变。(4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要尊重规律,同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并利用规律。我党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执政理念的转变,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顺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5分) (2)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国强和民富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分)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性能状态影响部分,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③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要搞好局部。民众的富裕有利于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国家富强。(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的知识范围限制是唯物论,唯物论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反作用,运动和静止,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结合材料来看,需要用的原理和方法论是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要尊重规律,同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并利用规律。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的知识范围限制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国强强调的是整体,民富强调的是部分,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国强和民富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性能状态影响部分,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只有国富才能民强。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因此要搞好局部。只有民富才能推动国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本大题11分)

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联系材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12分)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15分 )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明·王守仁)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宋·朱熹)

材料三: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里取得的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少数人因为改革开放中出现一些问题,企图否认改革开放,这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有人说,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1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