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953年,美国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想象25年以后的生活。他把这些作文密封存...

1953年,美国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想象25年以后的生活。他把这些作文密封存放。1978年,他再阅读这些作文时不禁大惊失色。这些作文中的预言许多都成为现实。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预测,是因为他们

A.运用了合理想象

B.具有未卜先知的预见功能

C.运用了科学的推理方法

D.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查看答案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两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

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查看答案

“哈根达斯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10盎司的杯里装着8盎司冰淇淋,没装满;如果对10盎司的杯进行重新设计,只装7盎司的冰淇淋就漫了出来。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哪一杯?结果,是后一种。据此完成5—6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2.一些商家利用人们的上述弱点,达到多赚取不义之财的目的。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从哲学角度看,我们应该

A.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认识事物本质          B.舍弃感性认识,多学习科学消费知识

C.减少盲目消费,坚持勤俭节约                D.多深入生活,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

 

查看答案

为了说明世界的本原问题,先认识自然界,再认识人类社会,这是运用

A.综合的方法,因为它把分解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B.分析的方法,因为它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研究

C.分析的方法,因为它综合分析了不同要素

D.综合的方法,因为它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分别研究

 

查看答案

在澳大利亚海滩,人们发现了一种剧毒海蛇。经过研究,专家们确认这种蛇毒的性质属于神经毒,一滴毒液足以将三个人置于死地。但专家们尚未查清该毒液的化学成分,因此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据此完成1—3题。

1.遇到毒蛇,动物只能逃避,而人却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蛇毒性质,并通过分析蛇毒的化学成分寻求解毒方法。这是因为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其他动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2.目前人们还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这说明

A.人们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B.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限的

D.人们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移

3.专家们尚未查清该毒液的化学成分,因此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

C.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D.只要占有大量感性材料,就能获得理性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