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

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这表明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②公民自由总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活动  ③公民是现实社会的权利主体,但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④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人大代表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位人大代表说了这样一段话:“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以期引起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这一材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是人民代表的职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查看答案

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   ③人民代表的发言不受追究   ④人民代表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K市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两亿元资金,逐步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工程,为农民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在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

①经济建设的组织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调控者 ④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恩格斯把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恩格斯划分国家的依据是

A.国家政权的朝代特征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                D.国家政权的职能类型

 

查看答案

(6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20日上午9:00,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会议讨论问题皆在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

1.回答黄河流域被称为我国重要能源流域的主要原因?(12分)

2.黄河流域也是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下游断流是其中之一,回答黄河下游春季容易出现断流的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 

成帝建始元年……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汉书•五行志》
从现有的资料看,西汉400年间,沙尘暴的记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据正史的明确记载,两晋155年间,“黄雾四塞”一类异常天气的记载就有8次之多,平均19.37年一次。……唐代289年间,沙尘暴共25次,平均11.56年一次。
——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中的箭头和弧形虚线表示农耕活动扩展的方向和范围。地图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依据材料二图文资料,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沙尘暴发生的趋势以及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7分)

 

河西走廊在绿洲历史时期水草丰美,是来往于中原和西域之间的交通要道。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在这个地区进行屯垦,政府为保护道路畅通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等郡。唐代在此地置凉州(武威)、甘州(张掖)、瓜州(安西东南)、沙州(敦煌)。故《资治通鉴》称这里是“闾阎(民居)相望,桑麻翳野。”但唐宋以后,由于滥伐山林和战争摧残,植被受到极大破坏。元明清时期,大量人口在此地垦殖,再加上干旱少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风沙横行,许多绿洲最终成为沙地。随着河西走廊自然环境的恶化,它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依据材料三中图文资料,分析河西走廊在唐宋前后历史地位的变化及原因。(9分)举例说明该地区在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4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源、拼资源、污染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把“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作为中心议题,再次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5.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原因。(10分)

6.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