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现代社会存在多种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事实上,灾...

现代社会存在多种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事实上,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在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观点:

观点一:人类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浩劫。

观点二:人类只有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才能避免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请运用规律和联系的知识,评价以上两个观点是否准确,并加以分析说明。(7分)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概述原理2分) 对观点一要作具体分析。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始终有待提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规律的认识,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防范和限制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者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自然灾害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观点一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观点一是片面的。 观点二强调了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人类把握灾害发生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防灾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知道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因此观点二准确。(分析说明4分) (评价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材料一:2006年、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目前,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两则材料所示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5分)

(3)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加大解决力度。请从不同角度写出政府可采取的两项措施。(3分)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先后召开了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国务院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后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全会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建设成就,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建设规划,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和国家机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0分)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7分)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必须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2分)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修改后的条例草案从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完善了有关制度。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工伤保险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保险?(2分)

(2)王先生在某企业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在工伤认定和经济补偿等方面与企业单位协商没有达成一致,请帮助王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4分)

 

查看答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造福百姓。2010年11月,颁布了 《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1)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上述材料体现政府履行了哪些国家职能?(4分)

(2)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政府的价格调控监管工作是一种怎样的经济行为?它对于社会和经济运行起着怎样的作用?(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