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上述论断主要说明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为了控制“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拉施特实行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A.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实践是随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而发展
鉴于塑料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在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社会意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十分鄙视模仿。他说:“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有何哉……我只为我,自有我在。”齐白石告诫他的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哲学上看,石涛与齐白石都主张
A.学习经验也要区别不同对象 B.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只有继承才能创新 D.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
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
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
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明清时期,由于中国的绘画、园林、瓷器、经籍等传入欧洲,使得当时的欧洲盛行“中国风”、“中国情趣”。如果中国只有瓷器。没有经籍的思想内涵,是不会产生当时中国真正的大国影响力的。这种软文化与硬文化的相互倚重体现了矛盾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条件性 D.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