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对于公民来说,凡法律无禁止就是自由;而对政府来说,凡法律无授权的就当禁止。”这...

“对于公民来说,凡法律无禁止就是自由;而对政府来说,凡法律无授权的就当禁止。”这句话表明                                                    

A.从根本上说,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

B.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公民的权利不受制约

C.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

D.政府的权力小于公民的权力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开车必须有驾驶执照,卖货不能占道经营,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年满十八周岁要办理居民身份证等等,这些都体现了                                        

A.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

B.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C.政府为人民的安全着想

D.政府管得太多

 

查看答案

2006年10月3日《大众日报》报道:“如今在五莲,村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村官要看村民的脸色行事;政绩不佳,亮相就很尴尬,严重的还会被‘弹劾、罢免’。”这种现象体现的是                                                  

①村民参与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村民行使了政治权利和履行了政治性义务  

③村民依法参与了民主管理和监督

④村民参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意味着   

A.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国家的完善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连系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结点,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又使新疆一跃成为西部贸易桥头堡,内联外引,辐射中国东中西部。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以新疆伊犁地区为立足点,以中央实现少数民族“富民固边”的政策为指导,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有效地实现以中亚为市场辐射的经济圈,直接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继而重新筑起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以振兴民族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民族地区开辟“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说明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2009年11月17日,中国美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向绿色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宣布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这表达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材料二: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飘摇。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9分)

(3)联系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实现减排目标?(1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