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赏析“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请赏析“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他们皆为一世之雄,而最终归于黄土;眼下“人事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尾联看似为诗人的自宽自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考,诗人将眼前的动荡放到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于黄土。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赏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查看答案

请赏析“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关城:指京城。砧声: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的声音。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倒装句法,先写离别场景,而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把霜人格化,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B.颔联承接“游子”,想象魏万赴京途中面对鸿雁、云山黯然伤神心情。“不堪”“况是”两词情切而意深。

C.颈联是对远行客子又作了充满同情的推想。魏万抵达京城,会感受到深秋寒气逼近、砧杵之声繁多急切。

D.尾联是诗人语重心长地对魏万给以亲切的嘱咐:你的身影不要出现在长安行乐之地而让大好的时光虚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注)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河南守吴公平为天下第一         治:安定

B.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也           遑:闲暇

C.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之       害:嫉妒

D.贾生因道所以然之状              具:详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征为廷尉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B.为赋吊屈原      次进,至陛下

C.感鬼神事      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怀王骑,堕马死  自其不变者观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  速:招致

C.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则胜负之,存亡之理      数:次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保全

B.子孙之不甚惜        视:对待

C.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给予

D.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等到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丧,率赂秦耶?    互:相继

B.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因为

C.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  殆:几乎

D.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吾恐秦人食不得下咽也     杳不知其所

B.日削月割,趋于亡           举匏尊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涂有饿殍不知发

D.赵尝五战秦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论点,而后分赂者与不赂者两类分析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的方法,有力论证了开篇提出的文章中心论点。

C.文章引用古人的话同时兼用比喻,形象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D.文章以齐、燕、赵三国灭亡为例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