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说“似”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说“似”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又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著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又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文史知识》)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统一。

C.“不似之似”指绘画作品又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是既“形似”又“神似”,是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与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与写实。

B.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

 

1.D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原文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A项,“‘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内容与原文“‘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相同,但说的是“似”,而不是“不似之似”,概念不一样; B项,“‘不似’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统一”,虽与原文“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表述的内容相同,但说的是“不似”,而不是“不似之似”,概念不一样; C项,“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错误,原文“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可知说的虽然是“不似之似”,但绝非造型能力低下。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错误,原文“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可知花鸟画、山水画讲求“似”,但不是只求形似。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既不写实”的说法错,原文“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可知强调的是“非严格写实”; C项“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错误,原文“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知说用眼睛观察“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D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错误,文同成功的例子是“不似之似”的典范,而不是“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也不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应该是对事物非常熟悉,了然于胸了。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学家克罗齐曾言:“要想评价但丁,就要使自己达到但丁的水准。”可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不进厨房的人,也能辨别厨子的好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钻之弥坚。_____,忽焉在后。(《论语》)

(2)三岁为妇,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3)渔舟唱晚,_____;雁阵惊寒,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爱其子,_____,于其身也,_____,惑矣。(韩愈《师说》)

(5)_____。一种相思,_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材料二: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②也。”(《论语·雍也》)

(注)①逝:前往。②罔:糊涂。

1.“冕衣裳者”是指_____。孔子遇到上述三类人,“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体现孔子_____之心。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仁者”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仕途多舛,此词是被贬宜州后所作。②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将刘裕(后来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大宴群僚。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的上阕前两句运用 _____手法,写出了词人 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用到了刘裕的典故,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复张君书

清·姚鼐

辱书谕以入都不可不速,嘉谊甚荷。以仆騃蹇,不明于古,不通于时事,又非素习熟于今之贤公卿,顾蒙识之于俦人之中,举纤介之微长,掩愚谬之大罪,引而掖焉,欲进诸门墙而登之清显,虽微君惠告,仆固愧而仰德久矣。

仆闻蕲于己者志也,而于用者时也。士或欲匿山林羁于绂冕,或心趋殿阙而不能自脱于田舍,自古有其志而违其事者多矣。仆少无岩穴之操,长而役于尘埃之内,幸遭清时,附群贤之末,三十而登第,跻于翰林之署,而不克以居,浮沉部曹,而无才杰之望,以久次而始迁。值天子启秘书之馆,大臣称其粗解文字而使舍吏事而供书局其为幸也多矣不幸以疾归又不以其远而忘之为奏而扬之于上其幸抑又甚焉。士苟获是幸,虽聋瞆犹将耸耳目而奋,虽跛躃犹将振足而起也,而况于仆乎?

仆家先世,常有交裾接迹仕于朝者,今者常参官中无一人,仆虽愚,能不为门户计耶?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诚可矣,虽皇皇以求得之而不为慕利,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何则?所济者大也。至其次,则守官摅论,微补于国而道不。又其次,则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大咎已尔。夫自圣以下,士品类万殊,而所处古今不同势,然而揆之于心,度之于时,审之于己之素分,必择其可安于中而后居,则古今人情一而已。夫朝为之而暮悔,不如其弗为;远欲之而近忧,不如其弗欲。孔子之道于今之世,非士所敢居也;有所溺而弗能自反,则亦士所惧也。是故古之士,于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不慎,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夫岂以为小节哉!若夫当可行且进之时,而卒不获行且进者,盖有之矣,夫亦其命然也。

仆今日者,幸依圣朝之末光,有当轴之褒采,勇跃鼓忭以冀进,乃其本心。而顾遭家不幸,始反一年,仲荣先殒,今又丧妇,老母七十,诸稚在抱,欲去而无与托,又身婴疾病以留之。此所以振衣而趦趄,北望枢斗而俯而太息者也。

远蒙教督,不获趋承,虽君子不责,而私衷不敢安,故以书达所志,而冀量察焉。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用者时也             谐:合,符合。

B.微补于国而道不           章:同“彰”,彰明。

C.孔子之道于今之世         抗:捍卫,挽救。

D.当轴之褒采               当轴:当权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或欲匿山林羁于绂冕     骊山北构西折

B.今者常参官中无一人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有跬步不容不慎           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D.虽君子不责               外无期功强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作者拒绝了张君要他火速进京做官的建议,但他仍在回信中对张君的赏识和提拔之情表示了感谢,体现了士大夫的修养。

B.清代的读书人由科举而翰林,由翰林而朝臣。作者从跻身翰林到任职秘书馆,仕途颇为顺利。翰林可以参政议政,名望很高。

C.和李密一样,作者把家庭的不幸当作不愿做官的理由,所不同的是,李密承诺自己要先尽孝,后尽忠,而作者并无此种考虑。

D.文章以议论为主,作者通过反复陈说应当和不应当做官的理由,强调左右为难的精神困境,分析透彻,层层深入,感人肺腑。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值 天 子 启 秘 书 之 馆 大 臣 称 其 粗 解 文 字 而 使 舍 吏 事 而 供 书 局 其 为 幸 也 多 矣 不 幸 以 疾 归 又 不 以 其 远 而 忘 之 为 奏 而 扬 之 于 上 其 幸 抑 又 甚 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微君惠告,仆固愧而仰德久矣。

(2)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