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句子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祝福》中,“我”虽然早...

下列各组句子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祝福》中,“我”虽然早已不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但是对祥林嫂的问题却做了含糊的回答!

②像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贫困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啊。

③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势力的吃人本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卫老婆子认为,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在儿子死后把儿媳卖到深山野塊里来获得更多财礼。

⑤鲁迅先生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处心积虑之作,都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⑥柳妈是善女人,但在传播封建落后思想上却沸反盈天,弄得祥林嫂最后精神恍惚。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①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使用错误,不能用来修饰“年轻人”。 ②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一个人。使用正确。 ③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使用正确。 ④精明强干:指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使用正确。 ⑤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在句中感情色彩错。 ⑥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不合语境。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的温暖)    (身体)    (收拢、聚集)

B.缩(皱缩)    间或一轮(偶尔)    享(喜爱、羡慕)

C.沸反天(满)    陷(幽深)    (安闲)

D.(轻蔑)    罪(抵偿)    不相识(向来)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是一位主张真实地表现自我本来面目的作家,  ①    ②  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位置,  ③其他种种原因,鲁迅的“真正自我”消隐在社会各界对他或赞美或贬抑的种种“涂饰”中。褒之者称鲁迅为“青年领袖”“文化旗手”,贬之者咒骂鲁迅为“刀笔吏”“绍兴师爷”等。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头衔从不同侧面道出了鲁迅这一文化偶像的某些精神实质,  ④  它们并不能涵盖鲁迅复杂的精神特征。鲁迅⑤  与绝大多数现代人一样存在着“身份危机”,  ⑥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名“心灵的漂流者”

 

A

然而

只要

由于

所以

但是

B

然而

由于

以及

但是

因而

C

所以

由于

但是

因而

D

所以

只要

以及

由于

但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窖窿    蹒跚    尘芥    绞丝银镯

B.桌帏    鬼秘    胆怯    事理通达

C.渣滓    安逸    呜咽    走头无路

D.鄙薄    烟霭    蹙缩    毕毕剥剥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uān    蹰(chóu    tuò    百无聊lài

B.生(jiàn    享(xīn    然(yǎn    少不事(gèng

C.或(jiàn    hái    种(miù    反盈天(fèi

D.Tuán    熟(xùn    烙(pào    嚼赏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在明官抚顺所游击。太祖克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走叶赫。太祖伐叶赫,叶赫诉于明。明使告太祖,诫毋侵叶赫。太祖以书与明,言叶赫渝盟悔婚,复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诣抚顺所,永芳迎三里外,导入教场,太祖出书畀永芳,乃引师还。

后三岁为天命元年,又三岁,始用兵于明。师至抚顺所,遂合围,使持书谕永芳曰:“明发兵疆外卫叶赫,我乃以师至。汝一游击耳,战亦岂能胜?汝多才智,识时务,我国方求才,况如汝者有不加以宠荣与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战,我矢岂能识汝?若我师入城,男妇老弱必且惊溃。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

永芳得书,立城南门上请降,而仍令军士备守具。上命树云梯以攻,不移时,师登,斩守备王命印等。永芳冠带乘马出降,匍匐谒上,上于马上以礼答之,传谕勿杀城中人。明日,命隳其城,编降民千户,迁之赫图阿喇。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六年,下辽、沈。永芳皆从,以功授三等总兵官。明巡抚王化贞及诸边将屡遣谍招永芳,永芳辄执奏,上嘉奖,敕免死三次。

太宗即位,以朝鲜与明将毛文龙相应援,命贝勒阿敏等帅师讨之,永芳从。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机度义而行。”克义州,分兵攻铁山,击走文龙;进下定州、安州,次平壤,遂渡大同江。

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阿敏欲遂攻其都城,永芳进曰:“前与朝鲜书,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今食言不义。盍暂驻待之?”诸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尔蛮奴,何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师再进,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师,卒如永芳议,遣刘兴祚、库尔缠如倧所,莅盟而还。

八年,永芳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B.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C.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D.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是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

B.陴,古代指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俗称“城垛子”。

C.副将,古代指各级主将的辅佐将领,在职位上略低于偏将。

D.蛮奴,指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文中是阿敏贝勒对明朝降将李永芳的蔑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永芳给太祖留下较好印象。当年太祖攻打叶赫时,亲自前往抚顺所李永芳的驻地,李永芳出迎三里,表示出对太祖的敬意。

B.李永芳因有才能受赏识。太祖围困抚顺时,对李永芳非常赏识,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并劝他识时务。最终,李永芳权衡之后归顺了太祖。

C.李永芳军功卓著。他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在攻打辽阳、沈阳等战役中建立了功勋,因此被授予三等总兵官,并被赐予“免死三次”的特权。

D.李永芳作战讲道义。在跟随阿敏攻打朝鲜时,阿敏要攻打朝鲜的都城,李永芳认为这样做不义,应该等朝鲜的大臣来。结果遭到阿敏的训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

(2)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机度义而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