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1)古人秉(①...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1)古人(①         )烛夜游,(②         有以(③                  )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2)群季(④         )俊秀,皆为惠连(⑤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⑥                         )。幽赏未已,高谈转(⑦         )。开琼筵以坐花(⑧         ),飞羽觞(⑨                             )而醉月(⑩            )。不有佳咏           ),何         )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的情景,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下列关于文中的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出自《庄子刻意》中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李白化用庄子语句,表达了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的思想。

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作者借桃花之盛开,表现了人生之短暂、美好,流露出了隐逸超世的愿望。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谢惠连是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为谢灵运所赏爱。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为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李白借此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个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园中宴客赋诗,他写的《金谷诗序》中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这个典故传达了李白及时行乐的思想。

5.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B.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

C.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D.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还运用了不少典故,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1.①拿,执 ②确实 ③有原因,有道理 ④诸弟 ⑤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⑥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⑦清言雅语 ⑧坐赏名花 ⑨酒器,形如雀鸟 ⑩醉倒在月光中 ⑪好诗 ⑫抒发 2.(1)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 (2)况且和煦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美景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3.①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以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这是“乐事”之一! ②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是“乐事”之二! ③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三! ④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四! ⑤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 4.B 5.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相应的解释是①秉:动词,译为“拿,执”,成语有“秉烛夜游”。 ②良:副词,译为“确实”;③有以:中的“以”,表原因;整个词译为“有原因,有道理”。 ④“群季”,群就是“众”的意思;“季”,人物排行(伯仲叔季)的最后一个表示“小”,该词译为诸弟。 ⑤惠连:即谢惠连,人名,南朝宋文学家。⑥康乐:人名,因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故用“康乐”代指谢灵运。⑦清:形容词,此处指语言的谈吐的高雅脱俗。 ⑧坐花:两个词,即坐赏名花。 ⑨“羽觞”,酒器,形如雀鸟。《》归去来兮辞中有“引壶觞以自酌”。⑩醉月:是“醉于月”的省略,醉倒在月光中。⑪佳咏:就是好诗的意思;⑫伸:动词,抒发。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夫”,发语词;“逆旅”,旅舍;“几何”,多少。 第(2)句采分点: “况”,况且;“阳春召我以烟景”倒装结构,即“阳春以烟景召我”;“大块假我以文章”的正常语序是“大块以文章假我”;其中的“以”,用;“大块”,大自然;“假”,赐予;“天伦”句子中指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分析归纳文本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回答:文章写李白与兄弟们在桃花园中宴饮时的情景,着重体现了一个“乐”字。试分析“乐”体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是“乐”字,要求从相关语句中找出这些不同的乐趣来。从原文“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等语句可概括出春光灿烂,风景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而兄弟们相逢一块,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其二。“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意思是兄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是“乐事”之三。而“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等句表现的是赏美景、饮琼浆的快乐。最后“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是比赛作诗的快乐。 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用典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关于文中的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 B项,“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错在“流露出了隐逸超世的愿望”这个地方。文章中李白和兄弟们畅叙兄弟情深,享受天伦之乐,对美好的人生充满着希冀,并没有隐逸的思想。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对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手法的分析不准确。错在“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这个地方。其实这篇短短一百来字的序言,极具强烈的抒情性,文中不管是记时、记地、记人、记事,都充满着进取精神和生活激情,诗人把这种精神和激情,融合到手足亲情中来,抒发显得真挚而亲切,充实而欢畅,神采飞扬而又充满生活气息。所以,本文的写作重点的正确表述是:主要笔墨是抒情,结合的是叙事和写景,还运用了不少典故,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篇序言表现了李白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这两句运用比喻,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

B.在作者看来,既然“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那么只要“人生得意”,学古人“秉烛夜游”,纵情欢乐,便无遗憾。

C.“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是说自己写的诗,高于谢灵运,使谢灵运看了会感到羞惭。

D.“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一个“飞”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兄弟们痛饮狂欢的欢乐场景。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

(1)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______

(2)“天伦之乐”指父子、兄弟、夫妻、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这个词语只能是亲人之间,也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______

(3)文人宴会:唐代文人雅集宴会,几乎都必有诗歌唱和活动。文人把流连诗酒、往来酬唱视为风流雅事,常将这些诗作结为集子以广流传,这在唐代非常盛行。______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浮生若梦,有些人在虚妄与现实间不断摆荡。______

(2)游览这石洞,须拿着火把,好似古人的秉烛夜游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