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
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40-150字。
①小说之所以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也许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还记得那些闪光的细节,历久弥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细节描写就很出众,请同学们从这五部作品里面选取其中一部,谈谈作品里哪一个片段里面哪一处细节描写最令你难以忘怀。
要求:依据原著,复述细节描写,并简述理由。
②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入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伏尔泰认为: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一次争斗;黑格尔把“各种目的和性格的冲突”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请从《伪君子》、《玩偶之家》、《俄狄浦斯王》三部戏剧中选取一部,谈谈你对戏剧冲突的理解。
要求:依据原著,论述见解。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下图是60周年庆祝活动的微标。该徽标主体以红色为主,右侧条状以五彩的颜色为主色调。请写出该徽标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和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下面是某中学文学社给著名作家王先生写的邀请函,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王老:
我社诚挚邀请您为我们的顾问。您八十岁高龄,忝列我社顾问之职,我们不胜唏嘘。同时,我们敬请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指导我校文学社的工作。本社兹定于本月26日上午9时在本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文学社成立一周年大会,届时恭候您到来。
XXX文学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月15日,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_____,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围棋”以4:1的比分战胜人类围祺顶尖高手李世石九段。“阿尔法狗围棋”的胜利,背后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激励人们持续不断地探索过去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看似难以实现的人类智能级别。从这一点上看,人工智能的胜利也有非凡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任何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一定是当代最新技术综合运用的成功,片面说成谁战胜谁是不公平的,也是无意义的,说人类智慧的最后壁垒被攻破,这都是 。
“阿尔法狗围棋”的胜利,是不是会掀起又一次技术革命,我们还需 。然而,人工智能的进步,(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久的将来,到处都是机器人在人们的指令下为人们服务;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那些对于目前医术来说几乎无解的人类大脑和神经疾病,如自闭症、老年痴呆症这样的国际医学难题,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切都会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有了人工智能的协助,人类真正步入了大同的理想社会。
1.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翻开人类历史,哪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解放。
B.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
C.翻朝开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技术革命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件随的都是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D.翻开人类历史,哪一次技术革命没有不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伴随的都是人类自身的解放和生产力的发展。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我们也可以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B.让我们还可以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C.还可以让我们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D.却可以让我们展望到人类美妙无比的前景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尘埃落定 无稽之谈 拭目以待 迎刃而解
B.盖棺定论 天方夜谭 翘首以待 迎刃而解
C.尘埃落定 天方夜谭 拭目以待 水到渠成
D.盖棺定论 无稽之谈 翘首以待 水到渠成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宋荣子是怎么做到“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
(2)杜牧在《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浪费的状况。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已现在不得不放弃对功名的追求,去万里之外探望父亲。
(4)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并很快地就把读者导入惨苦的境域。
(5)在《归去来兮辞》中,诗人在到达家园之时完全变得欢欣与雀跃,“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一派狂喜之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汉①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月夜,杜甫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活一日比一日拮据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自嘲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而不能归,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B.颔联紧承首联,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
C.颈联诗人实写自己面对瑟瑟秋风,不仅没有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会产生“病欲苏”的感觉。
D.尾联用典,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其力,而是用其智,意在表现诗人的老当益壮的情怀。
2.在这首诗中,先见孤月,再见落日,似乎不符合常理,你怎么理解?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