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发现过去的每个年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精神代表,例如:
五十年代有求实苦干、为国分忧的铁人精神;
六十年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八十年代有团结战斗、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九十年代有爱国奋斗、艰苦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零零年代有万众一心、百折不桡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零年代有科学创新,敬业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的材料围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分别介绍了哪五方面内容?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8个字。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遣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世界遗产申报范围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期分等级墓地等。良诸古城遗址“入遗”,为我国夏朝的存在提供了实证,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认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_____,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说,就是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论语·颜渊》)。这毕竟是孔子的美好愿望,②_________,孔子说管伸有仁德却不知礼,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③________,孔子说过“礼以行义”的话(《左氏春秋·成公二年》),意思是礼用来推行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行星科学的角度来看,火星就如同地球的一个孪生兄弟,这两颗行星的形成时间、结构,乃至在形成初期的环境都极其相似,但在随后几十亿年的时间里,这一对兄弟却_______——一个蔚蓝而生机盎然,一个火红而荒凉死寂。
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人类曾认为火星和地球一样,星球表面上河道纵横,或许也有茂盛的植被、________的动物,甚至可能有如同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组成一个个火星人的家庭,形成一个复杂的火星社会。这些火星上的生命是否对于自己的生活感到______?是否也如同人类一样感到痛苦和孤独?他们是否知道地球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火星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它或许意味着一种远离尘世的渴望和幻想,一种超凡脱俗的激情与活力,一种当我们在仰望星空时所感受到的神秘和崇高。火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成为大众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想象。( ),这些火星人,有的温柔平静,有的邪恶暴戾,也有的______ ,试图侵略地球——无论在人类心目中火星生命呈现出什么面貌,实际上都是人类自己内心的展示。人类从幻想中的火星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身的孤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 各式各样 称心如意 雄心勃勃
B.分道扬镳 各种各样 称心如意 野心勃勃
C.背道而驰 各种各样 志满意得 雄心勃勃
D.分道扬镳 各式各样 志满意得 野心勃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B.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人类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C.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认识逐渐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D.正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对火星认识逐渐加深的几百年里,人类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多的科幻作品的想象大多是火星人
B.火星人成为众多的科幻作品的想象
C.关于火星人想象的科幻作品很多
D.对火星人的想象出现在很多科幻作品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指出宋荣子能够将世人的“誉”和“非”置之度外,就已经达到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但他仍未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面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写。②洛城:洛阳。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情思。
D.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