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发现过去的每个年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精神代表,例如:

五十年代有求实苦干、为国分忧的铁人精神;

六十年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八十年代有团结战斗、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九十年代有爱国奋斗、艰苦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零零年代有万众一心、百折不桡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零年代有科学创新,敬业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奉献与传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奉献与传承》。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今年正值建国70周年,让我们一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70华诞祝福,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风华永存!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今天我要歌颂的是众多伟大民族精神中的一朵芳华,那就是塞罕坝精神。 十载矢志不渝,铸就绿色长城。55年的艰苦创业,三代塞罕坝人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出面积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工林的绿色奇迹。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人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塞罕坝精神,大力宏扬塞罕坝精神。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学习“塞罕坝精神”,就必须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祖国建设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会有很多的障碍和阻力。我们要象塞罕坝人那样,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有乘风破浪永向前的勇气,有铁棒磨成绣花针的耐力,有愚公挖山不止的恒心。有塞罕坝人改天换地的精神,我们就没有翻不过的山、爬不过的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作为塞罕坝的前辈,他们奉献了青春。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呢?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努力学习,专心致志,开拓进取;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勤奋肯干,无私奉献。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从而形成一个能够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以塞罕坝人为榜样,用“塞罕坝精神”激励我们前行,忠于职守,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母亲的70华诞献礼!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xxx 2019.9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材料给出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回顾往昔的每个时代精神。要求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演讲稿的主题和格式。 【审题】 首先解读材料,这则材料审题要注意:一、限制性。1.情境限制。材料将演讲者的背景设定为“2019年10月1日前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围绕“传承中国精神”“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这就要求演讲者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激情与力量,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2.内容和立意限制。引导语“传承中国精神”暗示文章的大主题,“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暗示写作范围和写作内容,选择不能超出范围,不能多选或少选。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的六种精神都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角度不同,但精神实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考生要能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不得质疑和否定此六种精神中的任何一种。4.思维限制。论述的对象必须从材料所给的六种精神中选出一种,选择之后,要在文章中写出所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传承的意义。要找出中国精神和青年人的联系,以及精神实质与精神传承,二者不可缺少。5.体式与身份限制。材料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意味着文章应该有称呼,内容应该有感召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暗示读者对象为学校学生。考生要有基本的交流意识。二、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六种精神为六个角度,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2.思考与写作的空间是开放的。此题给了六个关键词: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他们有的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时期,有的产生于改革开放后,所涉领域有工业建设、平常生活、体育发展、航天事业、赈灾与重建、生态文明等。这些材料所展现的时间纵深,空间广阔,人物与事件众多,为我们立足现在、回望过去与展望未来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与写作空间。3.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六种精神各有侧重,每种精神都是丰富的,既有民族精神的承继,又有时代精神的发展。4.语言的表达是充满个性的。擅长说理者,可以以缜密的逻辑服人;善于抒情者,可以凭充沛的感情动人。 【立意】 1.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2.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女排精神: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4.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5.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博.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6.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素材】 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练黄建滨说:“科学与体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向着一个高峰攀登,一个团队面对困难,需要拼搏。”清华学生超算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学生王邈跟女排姑娘们分享了他们在美国遭遇机器死机、最终凭借团队协同努力捧回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的经历。对此,女排队员徐云丽深有同感:“我们在场上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压力,而是感受到整个团队都在彼此鼓劲、加油!” 2.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永远传颂在神州大地。在这个充满朝气、孕育希望的季节里,你可曾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大学生的一员,我们不必追求学习雷锋的光辉形象,在普通人的身上也能体现出雷锋精神的存在。 3.一星两弹宇宙锋,横绝太空象无穷。太行火炮摧鬼秀,中原定鼎起雄风。欣豫帐前将军令,震慑美苏悍马功。燮理阴阳操环宇,博弈运筹帷幄中。 4.通过学习铁人精神,我深深地感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铁人这样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清洁工是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不论寒冬炎夏,不论风欺雪压,总是为我们无私奉献,让我们走在那干净而又平坦的道路上,自己没有一点怨言。老师们是这种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像蜡烛,为了每个学生,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把他们的知识和青春年华都无私奉献给我们。我想,我们都应该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结构】 演讲稿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开头先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和非凡历程,引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从众多精神中选取“铁人精神”作为演讲的重点。概述铁人的故事,阐发铁人精神的内涵。然后列举各行各业众多的具有铁人精神的人物事例,歌颂他们的精神品质,歌颂他们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再讲述身边的铁人故事,阐发铁人并不遥远,人人可做铁人的道理。最后发出号召,学习铁人精神,从我做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材料围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分别介绍了哪五方面内容?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8个字。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遣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世界遗产申报范围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期分等级墓地等。良诸古城遗址“入遗”,为我国夏朝的存在提供了实证,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华5000年文明的认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说,就是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论语·颜渊》)。这毕竟是孔子的美好愿望,_________,孔子说管伸有仁德却不知礼,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________,孔子说过“礼以行义”的话(《左氏春秋·成公二年》),意思是礼用来推行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行星科学的角度来看,火星就如同地球的一个孪生兄弟,这两颗行星的形成时间、结构,乃至在形成初期的环境都极其相似,但在随后几十亿年的时间里,这一对兄弟却_______——一个蔚蓝而生机盎然,一个火红而荒凉死寂。

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人类曾认为火星和地球一样,星球表面上河道纵横,或许也有茂盛的植被、________的动物,甚至可能有如同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组成一个个火星人的家庭,形成一个复杂的火星社会。这些火星上的生命是否对于自己的生活感到______?是否也如同人类一样感到痛苦和孤独?他们是否知道地球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火星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它或许意味着一种远离尘世的渴望和幻想,一种超凡脱俗的激情与活力,一种当我们在仰望星空时所感受到的神秘和崇高。火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成为大众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想象。       ,这些火星人,有的温柔平静,有的邪恶暴戾,也有的______ ,试图侵略地球——无论在人类心目中火星生命呈现出什么面貌,实际上都是人类自己内心的展示。人类从幻想中的火星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身的孤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  各式各样  称心如意  雄心勃勃

B.分道扬镳  各种各样  称心如意  野心勃勃

C.背道而驰  各种各样  志满意得  雄心勃勃

D.分道扬镳  各式各样  志满意得  野心勃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B.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对火星逐渐认识加深的几百年里,人类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C.正因为地球与火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人类对火星认识逐渐加深的几百年里,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D.正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对火星认识逐渐加深的几百年里,人类难免有过各种浪漫的想象。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多的科幻作品的想象大多是火星人

B.火星人成为众多的科幻作品的想象

C.关于火星人想象的科幻作品很多

D.对火星人的想象出现在很多科幻作品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指出宋荣子能够将世人的“誉”和“非”置之度外,就已经达到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但他仍未达到逍遥游的真正境界。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面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写。②洛城:洛阳。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情思。

D.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