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雪花落在皇城根儿下 王丹枫 北京的冬天很神秘,用着...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雪花落在皇城根儿下

王丹枫

北京的冬天很神秘,用着猫样的轻柔,踩着猫样的细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许多南方的朋友跟我谈起北京时,总拿冬天的萧瑟和气候说事,特别是那些光秃秃的树枝,还有那冷得没心没肺的北风,让他们望而却步。当他们在盛赞南方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的时候,说不定一场如幻如梦的大雪就悄然飘落在皇城根儿下。

每到深秋,我总喜欢踩在秋的尾巴上,把目光伸进冬天,北京的冬天,期待一场大雪落满京城。在北京,雪花哪天落下是不会提前告诉你的。说不准儿就在你一觉醒来之后,透过无字的窗户,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树裹银装,路没边界,远处的高楼大厦、树木河流,隐隐约约如在云里雾里,妙不可言。连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小矮屋,也变得漂亮异常,就像童话里的小房子,神秘而美丽。空气中飘浮着甜甜的味道,沁人肺腑;天空是少有的蔚蓝,清澈透亮,没有了灰蒙蒙的雾霭;人们瑟瑟发抖,却个个精神抖擞,像是集体遇到了什么喜事,笑逐颜开。这个时候虚伪与真实不再竞争,也不再粉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晶莹剔透的冰雪里。

很多客居北京的人都承认,自己是从北京的第一场雪开始爱上这座城市的。因为雪可以让所有的建筑在一夜间变得沉静下来,让人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的内核,去真切认知每一种与温暖相关或者曾经相关的事物。

冬天的北京,雪花落下来之后,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把玩和回味。逛故宫最好的时候是下雪的午后,那时游人稀少,恰好显示出一个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本有的威严和肃穆。踩着软绵绵的雪,走在通往午门空旷的大石板路上,仿佛可以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话。有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那些帝王将相,还有他们的嫔妃,浩浩荡荡地一路走来,向你微笑,跟你点头示好,好像自己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曾经一起住在这美丽的皇城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有薄纱般美丽简单的日子。

落雪后的什刹海似乎永远都是北京最有情调的地方。树上挂着白雪,把枝条勾勒得很帅。坐在岸边某个酒吧的窗前,来一杯浓浓的热咖啡,毫无顾忌地想一些远远近近的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总之,在雪的抚慰里,时间已了无皱纹。

雪后的胡同最有老北京的气质。当白雪铺檐挂树,九曲胡同中生息的生命,总能勾起人万千联想。闲步其间,你可以听见那透着老北京风情的一声声京腔京韵,或者迎面遇见一个小伙子推着一车红彤彤的糖葫芦走过。再或许,就在某个拐弯处,一枚炮弹突然袭来,让你冷不防地就找回童年的时光。孩子们堆着雪人、打着雪仗,欢呼声、叫好声、拍掌声,一阵高过一阵的嬉闹声,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北京冬天的夜晚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光。盏盏柔和的灯光挂了起来,外面依旧是雪花飞舞,穿着衬衫薄裤坐在暖气片儿旁,饮着一杯清幽的绿茶,手里再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那个人。窗外无声无息的雪在夜的灵魂上轻盈走动,那种圣洁那种净美如海潮般向你涌来,慢慢浸入你的灵魂深处。

不过,在北京落雪的冬天,和朋友们在家里大口大口吃冰淇淋,就着花生米和几碟小菜,一盅一盅喝二锅头,最为过瘾。如果酒后能再来一只烤番薯,那就更妙不可言了。曾经只为等那勾起胃虫的喷香的烤番薯,我还在瑟瑟的北风中排起长队。买到番薯时,掰开一半,黄嫩黄嫩的番薯瓤,悠悠上扬的袅袅热气,顿时一种幸福的温暖流遍全身,直至血液的每一个分子。

在我的潜意识里,有雪的冬天,北京才能淋漓尽致地散发出它特有的魅力。我喜欢在雪停之后,全副武装,穿上厚厚的棉袄,漫步在雪的世界里,听脚下咯吱作响。我还喜欢把一片片雪花放到舌尖上,然后感受它在嘴里丝丝化尽,最后细细回味雪的味道。我更喜欢在身子很凉的时候,吃上一锅涮羊肉,即使撑得肚圆,也毫不理会吃后容易发胖的身体……

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北京的冬天可以是寒冷的,寒冷到把心冰封,寒冷到把痛凝固,寒冷到连眼泪都会干涸。北京的冬天又可以是温暖的,温暖到让你想拥抱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

冬天的脚印已经走得很深了,可雪还没有来。空劳牵挂这么久,耗不起了,等不及了,听之任之吧。但心底里却翘首企盼着和它随时相遇,然后大声说:北京的雪,你终于回来了!然后牵手坐下,在温馨舒适的幽居里坐下,听雪絮语,和雪交谈,于无意间聊起,雪,那几乎失踪了一个冬天的传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二段写南方朋友总拿北京的冬说事,表明他们看到的只是北京冬天的寒冷和不近人情的表面,这就为下文做了铺垫。

B.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不仅把雪落皇城写得形神兼备,而且还强化了作者所要表现的欢悦和喜爱。

C.散文以时间为序,组串北京人细碎的冬天生活。从早晨一觉醒来到夜晚盏盏柔和的灯光挂起,叙述分明,线索十分清晰。

D.雪冷反倒处处透出入心的温馨,因为唯其冷才促人去寻觅暖、追求暖、营造暖。还因大雪的沉静和覆盖让人不见了寒凉。

 

E.雪是北京冬天的传奇。作者以欣赏的眼光和拥抱的姿态,描写了雪落皇城根儿的温馨画面,表现出北京冬日独有的情味。

2.请分条概括作者所感受到的雪落北京的暖意。

3.文章前面细腻地描写了雪落皇城的景致,末尾却说可雪还没有来,这是否矛盾?请提出你的观点并阐释理由。

4.结合事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的理解。

 

1.C D(4分) 2.答案要点:①故宫:平等、亲切;简单、美丽 ②什刹海:有情调;闲适、惬意 ③胡同:透着老百姓的风情;找回童年的时光 ④雪夜饮茶读书:圣洁静美;净化灵魂 ⑤冬日:日常饮食,平凡生活;幸福温馨(6分。共5个要点;每个要点分两个小点,每个小点1分;答出6个小点即可满分。) 3.答案示例:①不矛盾。前文描写的是记忆中的雪,是历年雪落皇城的场景。今年的雪还没有来,表现对雪的渴盼。正因为雪落皇城的美好记忆和认识,才更增添了对落雪的渴望之情,情感上水到渠成,自然圆融,文章也有了曲致跌宕之美。这样写既可突出前面回忆的情深,又可以加强后面渴望的意切,起到深化作者热爱北京冬天的主旨的作用。 ②矛盾。文章前面描绘的场景真实可感,后面突然提到雪却未来,给人“上当受骗”的感觉,不仅缺乏过渡,显得突然,还打断了行文的脉络,有断裂之嫌。(5分。观点,1分;联系文章阐述理由,3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4.参考示例:这里所说的“没有定义”“因人而异”,是指人们会因个体因素而对万物感知各异。所谓“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情绪、经历、遭遇等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如,同是花鸟,在漂泊作客的诗人杜甫眼里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在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与神往的诗人杜牧眼里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4分。句子理解,2分;结合事例分析,2分。)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①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②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太冲、表之、公实,是作者三位友人的字。②武陵源:指桃花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诗人于初夏的傍晚同友人在郊野漫步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B.首联以山峦耸立、田野葱翠、村落绵连,写出了乡野秀美而淡远的特点。

C.农人“插秧针”的场景让诗人若有所思,更坚定了其辞官归隐的决心。

D.诗歌通过描写、议论等方式,表达了对田园风光以及农事的喜爱之情。

2.下列与“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王硅《金陵怀古》)

B.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C.造物陈诗信奇绝,匆匆摹写不能工。(陆游《日暮自湖上归》)

D.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范成大《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3.诗歌第二联运用多种手法来描写景物,请任选其中两种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

②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③闾阎扑地,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查看答案

下列文化常识题,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契诃夫,他与俄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C.《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叙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D.《陈情表》是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使)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C.眄庭柯以颜(怡:使……现出愉悦) D.胡为乎遑遑于何之(遑遑:坚决的样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不得相见         迄:竟

B.起居纤悉无不周办       纤悉:细致而详尽

C.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   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知县事             摄:代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    门虽设常关(《归去来兮辞》)

B.尚之诸生旅居            但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C.故自汉贾、董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D.而尚之发溓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善也(《逍遥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者皆为慷慨    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

B.取其儒雅醇粹而已    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

C.而尚之独见许    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

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    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

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

C.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

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②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

6.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