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然吾窃自幸曰:“天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诗书发迹,平生志励行,所以贻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注释)①矱:yuē,尺度。②芳躅:指前贤的踪迹。③伊巫:伊尹和巫贤。伊尹是商汤的宰相,巫贤是商王祖乙的宰相,都有贤臣之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于后人者              则:家规

C.平生志励行                  苦:为……所苦

D.于人何                      尤:埋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谓楚而北行                欲人无惑也难矣

B.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

C.吾家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趋于亡

D.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第三子张懋修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

C.张居正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 亦 仅 得 一 第 止 耳 犹 未 能 掉 鞅 文 场 夺 标 艺 苑 也 今 汝 之 才 未 能 胜 余 乃 不 俯 寻 吾 之 所 得 而 蹈 吾 之 所 失 岂 不 谬 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1.C 2.D 3.D 4.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5.(1)(我)又想到你一定会记住(或:吸取)两次(或:再次)失败的教训,肯低下头来遵守规矩。 (2)(写字这种)小小的技艺(事情),难道任随时间消磨(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 A项,句意为:喜好夸耀自我满足。矜:夸耀。加点字解释正确。 B项,句意为:把家规遗留给后代的原因。则:家规。加点字解释正确。 C项,句意为:我一生磨炼志向,勉励自身。苦:磨练。加点字解释错误。 D项,句意为:又如何去埋怨别人呢?尤:埋怨。加点字解释正确。 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项,第一句句意为:这就是所谓的南辕北辙啊。之:动词,到。 第二句句意为: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成分独立性。 加点字解释不同。 B项,第一句句意为:可是有能力却没作为。乃:副词,却。 第二句句意为: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就进去。乃:副词,才。 加点字解释不同。 C项,第一句句意为:我们家靠读书发家。以:介词,凭借,依靠。 第二句句意为: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以:连词,以致。 加点字解释不同。 D项,第一句句意为: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其:表揣测的语气副词,大概,可能。 第二句句意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其:表揣测的语气副词,大概,可能。 加点字解释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等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D项,“自小就自狂自大”错误,原文是“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本句句意“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考场上从容执笔而夺得头筹。而今你的才能还不能超过我,却不放低姿态吸取我得到的教训,而要重蹈我的过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然亦仅得一第止耳”“止耳”句尾语气词,之后断开; “犹未能掉勒文场”,“掉勒文场”是“未能”的内容,之后断开; “今汝之才”,“今”,时间状语,之前断开; “未能胜余”和“汝之才”对比,之间断开,之后断开; “而蹈吾之所失”,“而”表转折,之前断开; “岂不谬哉”,“岂……哉”表反问语气,之前断开。 即: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1)中“意”,想到;“惩”,记住;“俯首”,低下头;“规镬”,遵守规矩。(2)中 “区区”,小小的;“磨”,消磨;“工”,做好;“其”,还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这个林是没有什么逛头的,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子居多,也有黄雀。大个的鸟,画眉、百灵是极少的。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

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这些酒客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参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叙述了全过程。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

坐在里面犄角的老王说:“这是什么买卖!”

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

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林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晨写完

1.概括语言大师汪曾祺的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2.倒数第三段写三个年轻小伙子有什么用意

3.文章前四节对安乐居写得不厌其繁,最后一段却突然收尾,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4.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安乐居”还是“老酒客”?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在天人合一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我们可以把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的特征概括为:春生、夏长、秋收、冬成。这也恰可比拟为个体生命一生的途程。四时各有当今节庆、合今节俗:

冬成:天寒地冻的冬季,农作物已冬藏,人也冬闲,以过年为中心安享一年劳动成果,并积储能量,协调关系,迎接春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到了辞旧迎新的高潮。中国人具有时间不断更新的意识,旧年之将逝意味着新年之到来。新生命的诞生,也可视为旧生命的延续。所以把除夕和年初一连在一起,把冬储和迎春连在一起,都属于过年。同样,人的一生中,中华年寓含着承前启后和生命更新的意义,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狂欢热闹后就投入新的劳作。

春生:中华文化重视“生生之德”,《易·系辞》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变易”之理,表现为四时流转;而变易的深层意义在于“生”,有了生机,宇宙才多姿多彩,活活泼泼。春生正是草木初生、万物化生的最佳季节,宜有体现生命精神的节日。清明时节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在春播眷种之时感谢先人和大自然母亲及生身母亲,赐予我们生命和生机。前者是清明节,后者是中华母亲节。

夏长:夏季是生命加速生长繁茂之时,百虫也孳生,所以也是人体需要特加保护健康生长之时,需要及时加强养生卫生健身。端午节正是迎夏的大节。夏末七夕节银汉秋光,瓜果成熟在望,爱情也充满期望,如以生命途程为喻,已进入婚恋阶段,七夕堪称中华情侣节。

秋收:秋季农作物收成了,相应阶段的人生也成熟了,有成就了,祈愿人月两圆共享成就的中秋节备受重视。九九重阳,阳极将转阴,惜秋敬老,敬老从敬自己父亲始,重阳节可叠加上中华父亲节。同时感谢以老师为代表的所有有恩的长辈,中华教师节也设在这时段。

这个年节体系,盖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是一幅自然节候的流程图,也恰是生命的流程图。

(摘编自李汉秋《对传统节日建设的思考》)

材料二:

某机构围绕传统节日建设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第一个问题是“你了解以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吗”,调查结果如下图:

第二个问题是“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结果如以下表格:

选项

比例

电视、网络等媒体

88.89%

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00%

课堂教学

0%

杂志、报纸

38.89

 

材料三: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从古至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祝福。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以特殊的情感内涵和需求。

拿春节来讲,中国人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大年三十情结”。过年的高潮就是大年三十。年文化心理是无形的,但它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所以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便在天南海北,也要回家过年。从文化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就源于这种凝聚力。它蕴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道德传统。

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连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之情。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都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

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的传承人是艺术传人,而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百姓过好传统节日,从精神到心理都得到充分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摘编自冯骥才《重新认识和建设传统节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其年节体系既是自然节候也是生命的流程图,春节、端午等节日都体现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和谐。

B.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如:年寓含着承前启后和生命更新的丰富意义,重阳节寓含惜秋敬老及对老师的感恩,七夕节寓含对爱情的期望等。

C.调查对象中,每个人都能了解除夕、春节的文化内涵,大部分人能了解冬至、中秋节等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了解腊八节、重阳节文化内涵的人不多。

D.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使离家再远,也要回家过年,这是因为年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年文化对中华民族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节日循天时而成,春生、夏长、秋收、冬成是大自然生命的时间次序,也和人类个体生命一生的每个阶段相呼应。

B.人们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渠道很多,如生活环境、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受其影响的程度各有差异。

C.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因而让广大百姓过好传统节日,使其精神和心理得到充分满足,于传统节日的传承而言至关重要。

D.材料一、材料三都阐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不同的是,材料三还阐述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形成原因。

3.应该如何加强传统节日建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儒释道文化又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作简要解析。

佛: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合起来仿佛是说“人不要”的意思。

这分明是说要摆脱私心的束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即“放得下”。

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轻度烧烫伤时,将清凉油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网上分享这种经验的帖子随处可见。对此,专家表示,_______。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然后涂抹烫伤膏或者就近就医。如果不立刻冲洗烫伤部位,而是涂抹清凉油,无异于“火上浇油”,______还会刺激损伤皮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1月4日,王思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随后被该院查封其名下房产、车辆、银行存款和不动产。12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告称,王思聪已还款5千万,涉1.5亿纠纷案和解。

B.连日来,在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大厅设置的悼念处,市民自发赶来献花哀悼杨文医生。这种自发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对暴力伤医行为的绝不容忍、绝不认同。对救死扶伤者挥刀,触犯法治社会底线,必须依法严惩。

C.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从深层次上来说,主要取决于两个机制: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平衡机制。任何社会的长短优劣,根本上都是由这两个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决定的。

D.《我爱我家》的一张旧剧照,葛优在沙发上那副慵懒的躺姿,走红网络,被网友戏称为“葛优躺”,其背后深藏了某种职业倦怠和精神困顿,借一张图片淋漓尽致地发泄了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