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成功卫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38年来,中国女排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对于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郎平还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辩题为“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的辩论会,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的辩题是“女排精神靠实力”。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冠,这是38年来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现,这一切都源于强劲的实力。 何为实力?我想借用中国人大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的话做说明:“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GDP、硬件设施等,而文明、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在这里,实力的含义同样适用于女排精神,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而凝聚成的一种精神。 女排胜利源自强大的硬实力。 这种实力自然指的是过硬的技术。中国女排的阵营里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主攻手,同时也拥有最好的一传、二传、接应和自由人。她们都拥有过硬的团体战术和个人技术,这是她们可以连克强敌的根本。倘若女排的姑娘们技术素质差,纵使再强大的意志也无法在强敌如林的系列赛中连续取胜。试问,中国男足不想为国争光吗?中国男篮不想在赛场夺冠吗?他们止步于想,没有过硬技术的实力加持,只能在赛场上一次次铩羽而归,屡战屡败。正如郎平所言:“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硬实力给了女排在赛场上克敌夺冠的强大保障,软实力则给了她们不竭的精神力量。 这种软实力就是女排38年里的自信。这种自信是直面强敌的果敢,是失败时永不止步的拼搏,是胜利时善于自省的砥砺。那一次次扣球后的低吼,发球时坚毅的眼神,无不展现了女排的自信。这种软实力成就了她们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也陪伴她们走过黯淡无光的艰难岁月。无论是鲜花掌声萦绕,亦或是质疑批评不断,因为有自信的精神,女排常青不败,女排精神赓续不息。 没有了硬实力,在赛场上一打就垮,而没有了软实力,则会不打自垮。软硬相济,共铸精神。女排过硬的赛场实力来自于不懈的坚持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若中国女排没有每天长达十个小时的坚持训练,就不会拥有过硬的技术。若没有过硬的赛场技术,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就不会有夺冠的机会。软硬相济,铸就女排辉煌。 综上所述,女排的成功源于实力,技术的强实力和心理的软实力铸就了中国女排。所以我的观点是——女排精神,用实力说话。 我的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从所给的具体任务看: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辩题为“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的辩论会,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发言稿。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立场是“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女排精神靠意志”,写作时,立场要坚定,论据要充足,说理要充分,进而达到让对方无可反驳的目的。另外,还要注意“班级辩论会”这一场合,还有辩论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具体过程: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的给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提取材料的中心内容,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从所给材料看,“女排精神”是核心话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这是女排精神的内涵。对于“女排精神”如何认识,这是引发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有时候知道不会,也竭尽全力”“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都是可以引发立意的角度。所给任务,都与上述材料有关,由材料引发联想和想象,获得启示,写作时可以把材料立意分别表露其中,只是需要注意写作的具体形式。 【立意】 参考立意:“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女排精神靠意志”,立意任选其一。 【素材】 1、见面会上,女排精神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北京女排主教练张建章看来,女排精神是“从艰苦中来,越遇困难越勇敢”。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冯坤感言,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祖国至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这是老女排留下来的精神,新女排永不放弃,一直在传承。”对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刘晓彤来说,女排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中国女排并不是一支常胜之师,也遇到过低谷,遭到过质疑。无论多么艰难,中国女排也没有想过放弃。“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天,脚踏实地,一步步提高水平,总有一天会追上别人。” 2、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郎平还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3、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得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4、弘扬女排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如果说在国际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是中国女排的理想,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事实上,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今天,我们更要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顶住压力、冲破阻力,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5、弘扬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学习女排精神,为民族崛起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而今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位,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像女排一样,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敢啃硬骨头,接续奋斗,永不言弃,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女排精神靠实力”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论证何为实力,接着论证女排胜利源自强大的硬实力。结合现实重申中心论点。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元宵节的形象标志图,请写出除文字及英文字母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请假条

王老师:

昨晚我受凉感冒,贵体欠安。作为您的高徒,我本不应该耽误学业,但病情严重,急需到医院诊治。故向您请假,务必批准,不得延误。

学生:小明

×年×月×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立于皇帝身旁。他铿锵有力的奏折,直言不讳的进谏,妙语连珠的回答,令皇帝    ,令天下为之一振。迎来皇帝的宠爱,百姓的    辉煌仕途的苏轼,是     的一代豪杰。他胸怀抱负,心似江涛澎湃,欲大有作为。于是,那时的他便成为“弄潮儿”,光环围绕。

但当苏轼遇到小人,当他的“出言不逊”遇上奸佞的巧言令色,他被抛弃了。“乌台诗案”之后,他被一贬再贬,如离群的鸿雁,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胁。苏轼惊恐不安,心如死水,那时苦闷的苏轼留给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身影。

如果苏轼仅是仕途顺畅,那么,他也许只能成为一名历史政客。如果苏轼被贬后就一直苦闷,那世间也只多了一只蜉蝣而已。    ,苏轼却以其豁达成了后世的楷模。这时的苏轼应该想通了一个问题: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于是,便有了泽被后世的苏堤,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东坡肉,他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勉,尽己所能造福百姓。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这时的苏轼,轻装上阵,(    )。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目一新  爱戴  当之无愧  然而

B.焕然一新  爱护  当之无愧  固然

C.耳目一新  爱戴  当仁不让  固然

D.焕然一新  爱护  当仁不让  然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让其诗文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B.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拓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C.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D.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天地,让其诗文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泓清泉,倒映着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B.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倒映在一泓清泉中。

C.他的心如一泓清泉,倒映着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D.倒映在一泓清泉般心中的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那样“_____ ”的功绩,却因草率出兵,最终是“________”的结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骊山作

唐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始皇东游出周鼎”中的“鼎”是传国重宝。整句意思即秦始皇一统天下.灭掉了周朝。

B.颈联“黔首不愚尔益愚”中的“黔首”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C.尾联虚写,想象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却被牧童失火烧毁,而此时秦始皇的尸骨尚未干枯。

D.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整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不同于杜牧以往咏史怀古诗的含蓄绰约。

2.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