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市晚报“青年调查”栏目针对该市中学生理想信念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市晚报“青年调查”栏目针对该市中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被问及“对未来的想法如何”时,27%的同学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53%的同学比较模糊,还有20%的同学“十分迷茫”,大多数同学表示可能会把理想定位于未来的事业,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被问及“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表示会“比较努力”,还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为题,给该栏目写一篇致中学生倡议书,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 漫漫人生,惟有急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是我们高中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理想就是有理由的想,符合情理的想,这样的想是能够实现的想。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分为许多类型: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评判事物的标准。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理想和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我们在高中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然而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说起理想,当先谈立志。激励大师陈安之谈起成功之到时说到立志的重要性。所谓大志造英雄。曹操说“大志与良谋,大志是首要条件”。有志者事竟成,志气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大小。大志大成,小志小成。即便如此,立志不可盲目,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不自我否定,不夸耀吹嘘,在平衡中寻找自己的成材切入点。树立符合个人情况的志向,并坚定的做下去。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这样的话:人人有理想与信念,但是不同的理想与信念会把人引向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的人,会对不同类的理念与精神感兴趣,也就是说理想与信念是过滤器,即使社会、师长说的再多,他们总是接收他们认为对的东西,一直到挫折让他们感到“此路不通时”为止。 总之,作为当代的高中生,我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更要充分认识到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让我们肩负起历史重任,弘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无私奉献,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并将其作为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向成功之路迈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材料加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审题】 本题的材料是一份调查报告,某市尚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对未来目标不明确,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中学生,虽有目标,却无行之有效的行动。作文命题正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设立的。命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争做时代新人”。前者是基础,当代青年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后者是行动,要把理想信念具体落实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上。二者必须兼备才算恰题。 参考立意: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即把坚定理想信念与争做时代新人结合起来。 参考素材: 1、西塞罗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我想说:信念更是人生的太阳。 2、盘古开天地,人类一路从洪荒走来,经过岁月风霜雨露班的吹打,经过时空如火般的锻造,人类终于度过茹毛饮血的疯狂时代,逐渐的抛弃愚昧,拾起文明。而信念就如一刻永远璀璨的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道路。 3、信念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 4、想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籍,正是凭借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勇战秦军,巨鹿之战,“楚军无不以一当十,声震遍野”,秦军最终横尸遍野。而一百多年前的越王勾践,也正是拼接着“卧薪尝胆”的信念,励精图治,终雪会稽之耻,逼得吴王夫差自刎而死。 5、信念不仅仅是破釜沉舟,卧薪尝胆般的勇气,更是谋略和智慧的生动结合。 6、荆轲刺秦王,“只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并非抱定着必死的信念。他不仅仅拥有着“顾笑秦舞阳”的过人勇气,更有着在身披八创被废后骂道的“事所以不成者,是吾欲挟之与诸侯”的非凡谋略。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见过了两千多年。然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至今,后人们依然深情咏叹“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决胜千里之外,更需运筹帷幄之中。”汉将韩信反兵法而用之,背水一战,大破赵军,使武安君死得其所。从此,韩信名垂天下,溢满于世。 8、信念是勇气,是谋略,亦是男子汉的骨气。 9、伍子胥辅佐吴王,攻破楚国的国度,为报楚王杀父丧兄之痛,他毅然“出其尸,鞭之三百”,终解心头之大很。后又辅佐吴王,终于使吴国强盛起来。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代骨鲠之臣,终丧群小手之中,可他惨烈遗言里,死而不已的决心依然铮铮有声! 10、人生有涯,死而不已。纵观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或许视金钱如粪土,活视名誉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们却都如信徒一般,虔诚的顶礼膜拜…… 11、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就请把握住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心灵那片净土,那五彩梦吧…… 行文结构: 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引出论题,提出中心论点。论点提出后,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坚定理想信念”和“争做时代新人”。这两个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说,侧重前者,论证起来相对容易些。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过渡。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最后,需要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字。

从荷叶到壁虎的脚,自然界许多生物具有超疏水表面,可以在雨中“自我清洁”。 受此启发,人们开始研究超疏水建材,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鑫和陈初升教授在此领域进行合作研究。近期他们基于已有的研完成果,采取一系列创新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气孔很小,因此虽重量轻,但抗压耐磨损。它不仅能排斥灰尘颗粒,还能排斥牛奶、啤酒、咖啡等有色液体。这项研究有望解决高层建筑需“人工吊绳”清洗墙面耗力费水且存在危险的问题。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先前研究显示,蓝光不仅有害视力,还影响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智能手机厂商因此为手机设置“夜览”或“护眼”模式,_______。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蓝光对睡眠的干扰影响有限。相比于___,调低屏幕显示亮度更有助睡眠。研究人员表示,与白天日光相比,黄昏时光线昏暗、含蓝光较多,向身体释放出该睡觉的信息。手机“夜览”或“护眼”模式设置通常______,向使用者大脑发出“混淆的信息”,可能令手机使用者更难入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辉煌灿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音乐     。幸运的是,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福建南音     至今。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例如,南音乐器的形制、构成及演奏方法与创作于五代南唐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的各项乐器惊人地一致。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洞箫、拍板,而画中乐器也正以这三样居多;更为重要的是与当前通行的竖抱琵琶不同,(   )。另外南音至今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经典演唱形式,丝、竹演奏者互相应和,演唱者边唱边手执“节”以控制乐曲速度,营造出     的绝美意境。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      , 正赖于南音这样的“活化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湮没无闻  存活  古朴幽雅   风貌

B.湮没无闻  留存  古色古香   风采

C.销声匿迹  留存  古朴幽雅   风貌

D.销声匿迹  存活  古色古香   风采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B.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C.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D.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音琵琶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B.南音琵琶为横抱曲项,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

C.画中的琵琶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D.画中的琵琶为横抱曲项,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蚯蚓能上食泥土下饮黄泉是因为用心专一,“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用心浮躁。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梦回往昔、无限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明之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生

欧阳修

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

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注:①张生,名不详,为诗人天圣八年试进士时结交的文士。当年诗人考中,张生落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十七春”写分别之久,“颓颜衰发”尽显沧桑,饱含无限感慨。

B.请人两次被贬,谪居山城,张生仍功名未就,二人的命途皆坎坷不平。

C.颈联化用“老骥伏枥”的典故,又以“青松”作比,来表明人生态度。

D.诗人设酒与友人话别,追溯过往,畅想未来,诉说了彼此的远大抱负。

2.诗歌尾联中的“举爵频”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