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的隐忧。

D.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B(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解析】(1)试题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未有”丝毫贡献,未能报答“圣朝”的惭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都,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B.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C.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D.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指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创于秦始皇。

B.棨戟,有缯衣的戟,古时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出行时作为前导,后亦列于门庭。

C.玺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用泥封加印。秦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D.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将帅持其中一半不能调遣军队。

3.下列有关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年轻有才,办事公平。担任侍御史时,因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民间暴虐横行且不听杜诗的劝说,杜诗杀掉萧广并向朝廷汇报,得到皇帝的召见。

B.杜诗实干为民,清廉为官。担任汝南都尉时帮助百姓整顿农事;担任南阳太守时,使得南阳郡内家家殷实富足,被人们称为“召父杜母”。

C.杜诗思虑周密,善于谋划。进谏时用魏公子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的例子来说明建立虎符制度的重要性。皇帝认为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

D.杜诗一生清贫,家无余财。他生前没有田宅土地,致使遗体无处安葬。皇帝命令在郡守官邸里治丧,并赐绢匹作为治丧费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都,受小职。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2)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在《卫风˙氓》中,女子对爱情没有什么差错,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描写天边的晚霞铺展开来像一匹彩缎,澄净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绸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迢迢牵牛星》中,写出织女勤劳的姿态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描写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情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在《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7)在《饮马长城窟行》中,描写丈夫远在他乡辗转不能相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在《登池上楼》中,描写了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归园田居》中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饮马长城窟行》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

C.《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ǐn”,意思是“给……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