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也是家有高龄老人的人,他们的难点和关注点我都有切身体会。”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嘉兴学院院长盛颂恩说。他在深入调查、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的第一份提案《关于加快搭建网络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现有的养老资源和模式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和传统手段是不够的,而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养老问题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平台运营、发展、管理、监督都有规可依。”盛颂恩表示。

(摘编自2018年3月4日《钱江晚报》)

材料二:

我国网友的多种养老观点占比

(摘编自2019年3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而且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是,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班后防复”的效果,也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

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能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这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还要树立适应老龄化的理念,学会站在老年人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

(摘编自2019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社区养老是目前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这体现出英国人“居家养老”或是尽可能地“如同在家养老”的理念。按照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几乎所有的社区都配备相关的辅助设施,提供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和帮扶政策。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比,“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调动民间资源,展现养老服务的灵活性,也能够让老人最大程度地融入家庭和社区,尽可能让老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我们现在要求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护理。”美国圣路易斯市老龄化研究中心的爱德华·劳勒教授说,“这种护理,过去通常会外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但现在的新方案要求家庭成员或者配偶来照顾老人,然后政府适当给予这些人一些奖励,这个方案目前在美国的很多州都已经付诸实践,效果尚可。”

在技术领域,美国人正大力扶持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类产品。尤其在农村地区,这种技术为当地人带去了极大帮助。这些项目的发展经费,并非全部由企业自筹,很多来自政府办的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中心。

(摘编自2019年1月15日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颂恩在提案中建议,要整合全社会的相关资源和政府相关政策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

B.社区养老方式在中国网友中的认可度最高,这一方式与英国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一致。

C.着眼全生命周期管理,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观念,有利于控制和干预大多数慢性病。

D.随着“全民健康”目标的完全确立,医疗资源不断流向基层,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现有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模式也不够丰富,无法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政府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B.网络调查表明,大家对养老方式看法不一,没有一种想法超过半数,因此,我国在对待养老问题上要多措并举,以满足不同需求。

C.新的养老趋势对健康服务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成为文理兼备、跨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

D.与建设养老院,将老人集中起来看护相比较,英国“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方式无论是从资源利用还是老人感受上,都优点明显。

3.从材料一和材料三来看,要解决好我国的养老问题,今后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1.D 2.C 3.第一问:①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建立综合配置社会资源和政策的大平台;②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③建立相关标准体系,让养老平台的各环节都有规可依;④社区层面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⑤健康服务专业人士主动适应新变化,注重人文、心理、协作方面能力的培养;⑥相关专业人士要站在老年人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提供产品和服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D项,“完全确立”错,原文是“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C项,“他们必须成为文理兼备、跨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曲解文意,原文“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专业人士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关键要有专业技能和素质,不一定要“文理兼备”。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 第一问结合“利用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调动、整合、优化配置社会现有资源和政策,把全社会相关的资源和政府的相关政策集成到同一个大平台上来建立一种新体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政府的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完善的,老人们和子女们也不会放心。服务主体可以市场化,但公共资源和政策需要政府进行统筹配置和协调,还要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学会站在老年人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作答。第二问结合“‘去机构化’的社区养老可以更好地调动民间资源”“要求家庭成员或者配偶来照顾老人,然后政府适当给予这些人一些奖励”“大力扶持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类产品”找出英美两国的好做法来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极衰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韩诗与古文一样,像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赡的极致,李白杜甫的精华,被韩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以说韩诗不工。韩愈在《调张籍》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没有刻意经营,却自然合于李杜。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优劣论说:“不知群儿恶,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如果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那么,对李杜的认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韩派诗人多有名人,最著名的有张籍、孟郊、贾岛、李贺等人。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深得韩愈重视,韩愈在《醉赠张秘书》中云“张籍学古淡,轩鹤进鸡群”;在《调张籍》中云“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顿颜”。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顿顺同飞。所谓“学古淡”,“古”是指张诗擅长乐府,多用古乐府为题;“淡”是指辞意通显,不做雕饰。张籍与白居易、元稹唱和,诗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末流,所以说“轩鹤避鸡群”。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中的这种意境,也是从李杜得来的。韩愈对张籍诗评价很高,《病中赠张十八》诗云“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红”。张诗往往语已尽而意有余,扛鼎的笔力当是指此。

中唐时期可与元稹、白居易、韩愈并列的大诗人还有柳宗元。柳宗元诗既不像韩愈诗那样豪放纵横,也不像元稹、白居易诗那样平易通俗,他虽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但受《文选》影响甚深,他的古文含有很多骈句,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显然从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文化出。他的诗含有《文选》体气味,谢灵运、陶潜是他学诗的范本。当然,他不是模拟陶谢的形迹,而是变化为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朱熹说柳子厚“诗学陶者便似向”,又说“学诗须从陶柳入门庭也”;苏轼称“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书苏州上”。这些评价大致是平允的。不过,柳宗元学陶的真正恬淡处却还有一些距离。陶潜绝意仕进,极少流露仕途受阻的不平心情,柳宗元因热衷仕进,横被压抑,怨愤之情处处流露,尽管柳诗学陶功力甚深,在恬淡的气韵上,柳总稍逊陶一步。柳诗与陶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与《水经注》里的写景文相比,各有其不可企及之处,而后起的模拟者总不免比创始者要稍逊一筹。

(摘编自《范文澜评韩愈、柳宗元诗文的特点和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他的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他被认为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B.朱熹认为,柳宗元的诗歌学陶渊明像陶渊明;苏轼则认为,柳诗的成就不及陶诗。

C.韩愈认为,张籍学习李杜,张籍的成就与李杜相同,他们可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D.柳宗元诗歌学习谢、陶,但不是模拟谢、陶的形迹,而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两次引用韩愈《调张籍》中的诗句,论证了韩愈学习李杜的成果心得。

B.文章第二段多处引用韩愈的言论,同时引用张籍的有关诗歌内容进行论证,论据丰富。

C.文章第三段将柳宗元的诗和韩愈、陶渊明等人的诗进行对比,在对比中都论述了他们诗歌的异和同。

D.文章首先阐述了韩诗的继承性,接着阐述其诗的独创性,最后论述了柳诗的特点、成就以及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杜甫;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李白。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他不刻意经营,却合于李杜。

B.张籍擅长写作乐府诗,多用古乐府为题。他的诗辞意通显,不做雕饰,诗句通俗,但又不同于元稹、白居易这种末流。

C.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所以受《文选》影响很深,他的古文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含有很多骈句。

D.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与《水经注》的写景文章相比,各自有优点,但是后面的模仿者都不如他们两个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讲堂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1500名大学生为之疯狂和尖叫,以致场面失控,人群骚动。此事引发了一场争议,北大讲堂是否可以成为“李宇春”们的舞台?评论家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任何大学的讲堂都不应该随随便便让娱乐节目涌入,大学的讲堂只能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也有人认为大学讲堂不是旧时的金銮殿,本身没那么神圣,文化不分高低贵贱,李敖来得,李宇春也来得。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想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相同,构成排比。

上进、知止、守正,互为砥柱,互相护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才会绚丽。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进”好比油门 ,速度上去了,才能更快地抵达目的地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文是为父亲举办个人画展的小王给著名画家苏先生的一份邀请函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苏先生,明天请您到舍下一坐,我会把令尊的墨宝悉数捧出,让您指正。明天早上七点请您在寒舍恭候,我们将到您家接您。真诚期待您的拜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         ,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词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创造出社会价值和是否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蓝”         ,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         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         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下海”,再到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而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

B.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而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

C.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更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

D. 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

2.下列在文末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要把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那么语言就是一座城市

B. 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

C. 只有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才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

D. 虽然把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但是语言还是一座城市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先入为主        来之不易    经久不衰    昙花一现

B. 料事如神        筚路蓝缕    经久不息    昙花一现

C. 料事如神        来之不易    经久不衰    稍纵即逝

D. 先入为主        筚路蓝缕    经久不息    稍纵即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