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不仅希望该过程中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B.自6月份以来,中国香港一连串发生了暴徒破坏公共设施、袭击警察等暴力事件,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C.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D.他把捡到的身份证和准考证交还失主。那位失主昨天为表谢意,在广播电视台诚挚地为他点了一首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B.去年上半年,我们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C.对有责任心的作者来说,一篇作品从构思、写作到完稿,往往需要他们韦编三绝,几易其稿,最后才能交付刊印。
D.学生应该明白,真正地学习是要将老师讲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贮存起来,不能一两天后就完璧归赵地还给老师。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B.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C.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其李将军之谓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B.高祖欲长都洛阳
C.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D.士卒皆歌思东归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郦道元的《三峡》写秋霜之际,以高猿“______”的悲凉叫声与前面“_____”的肃杀环境一同渲染了三峡秋季特有的气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①
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 ②。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注)①此词为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辛弃疾被弹劾去职时所作。虞美人草: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如鸡冠花。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他曲则否。” ②亭亭:孤立无依之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以芳草喻项羽,言其当年在反抗暴秦的浪潮中,犹如芳草应运而生,春风得意,成为西楚霸王。
B.“拔山力尽忽悲歌”承上启下,写项羽由强变弱,由盛转衰。“忽”字写出了项羽由盛转衰速度之快。
C.“饮罢”句写霸王别姬。言二人帐饮之后,虞姬如何对待项羽的深情。言外之意是说虞姬最后以死酬项王。
D.词的最后用比喻和心理描写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停止跳舞的原因是“曲中犹带、楚歌声”,真挚动人。
2.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