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参透。
B.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凭借,利用。②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因为。
C.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学生。
D.①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道理。②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经常会体味到羁旅行役的悲鸣,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巨大的传统心理惯性,由此可见三峡移民工作的艰巨性。
B.新产品的实验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大家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C.我们可以说是老朋友了,几年前就在清华圆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我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2)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之途。
(3)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4)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乡村社会淳朴的民性也罢,涂染封建宗法社会的背影也罢,都只是《边城》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
A.匀调 虚妄 轻浮 尽管 B.均匀 虚无 轻浮 无论
C.匀调 虚无 浮夸 无论 D.均匀 虚妄 浮夸 尽管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流水为喻,告诉客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道理。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一文中,荀子阐述学习方法时,从反面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乌龙)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
(1)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2)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3)“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4)“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
(5)“春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A.(1)(5) B.(2)(3) C.(l)(4) D.(3)(4)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已有大四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微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盘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注)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谭。通“谈”,与……商谈。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⑤陂(bēi):池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宽趣尉出捕 趣:催促
B.募索为蛊者穷治 穷:彻底
C.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 交:交结
D.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 像:立……的塑像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 )
①尉既出,又遣微巡兵蹑其后,悉获之②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③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④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⑤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⑥田日加辟,户日益众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邻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且将犯平阳。赵尚宽利用罪犯们的嚣张、麻痹,先发制人,果断派出尉官和士兵,将罪犯全部抓获。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传播医药知识,查究法办蓄蛊者,改变了当地蓄蛊杀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然后再慢慢将盐转卖给百姓,使百姓生活不受干扰。
C.治理忠州、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褒奖。他因为领导新开垦的田地和修建新的水渠,而得到了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尝到了苦头。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来自文本)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来自教材《六国论》)
(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来自教材《登泰山记》)